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高考研究 >  阅读文章

教师阅读与考试命题

阅读:383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8/9 17:43:02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胡军哲 (410005)
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6期,引用或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今天,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便捷,师生手里的各类教辅资料、考试试题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说实话,其中质量上乘,且符合新课程高考命题要求的试题并不多见!但目前许多教师仍盛行“拿来主义”,缺乏对习题的甄别与精选,在教学检测中直接为我所用。“题海战术”仍大行其道,很少有教师去关注命题的理论与技巧。至于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原创试题的教师则少之又少。实际上,命题能力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表现。命制好一份试卷甚至是一道试题都可以看出一位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体现教师对历史课程的理解、对教材文本的把握和对高考方向的研究程度等。聂幼犁、陈畅、吴四伍等专家在专业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命题理论与技术的文章对我们启发很大。但依笔者之见,解决教师命题能力的根本还是在于阅读,以及将阅读所获体现于自己的命题之中!好的试题既能体现教师的命题智慧与技巧,更能展示教师的阅读视野与思想。笔者在此特将自己最近一次高三月考命题(题目见http://www.zxls.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7886)的体会加以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参考,并求教于方家。
一、教师阅读是考试命题的基础和源泉
1.将一些较新的研究成果合理地引入到考试命题中
新时期以来,历史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历史课程要呈现真实的内容,就必须不断吸纳新成果。在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教师也应该通过阅读,主动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新成果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与考试命题中来
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教材所强调的仍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实际上,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早已淡化了意识形态。他们从经济学角度入手,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说”“经济政策失误说”“证券投机过热说”三种主要观点。我通过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分析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加深对这一问题的教学理解,我在月考中命制了如下试题:
 题1:1921年美国制定了《紧急关税法》,把肉类和主要农产品的关税提得很高,使国外农产品进入美国几乎成为不可能。1922年9月,美国国会又颁布了《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该法不仅再次提高农产品的税率,还恢复对钢铁的关税,提高纺织品的进口税等,并且还扩大了关税委员会的权力。1930年通过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律大幅度提高了887种商品的关税。这些关税法律
A.是美国经济落后的表现
B.是对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运用
C.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并扩大的重要原因 
D.是胡佛总统执政时的经济行为
【解析】选C。一战后美国实行的高关税政策,实际上并不利于其国内外商品市场的扩大,这也是加剧大危机到来的重要原因。大危机爆发后,美国的高关税政策引发了西方国家报复性的关税措施,危机不断扩大,世界局势更加紧张。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史实。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南京条约》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仅局限于教材所说的“割地、赔款、通商、定税”八个字。我在阅读了洪振快先生的《被忽视的〈南京条约〉第一条》(《炎黄春秋》2011年第3期)后,深受震撼。原来我们忽略了隐藏着“国运兴衰大秘密”的第一条!英国人将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护写入《南京条约》第一条,典型地反映了英国人的思维习惯——对于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高度重视。而这恰恰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忽视的。为了将自己的这一阅读所获传递给广大学子(注:我校月考试卷由公司负责面向全国发行),我在月考中命制了如下试题:
     来源:网络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