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哲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时要重过程
阅读: 1032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09/10/29 17:00:16
分享到:

 

新课程强调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所谓重过程就是重视教和学的程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体验和探索过程。哲学原本是源于生活的学问,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哲学时只记结论,忽略了过程,导致对哲学学习无兴趣,生搬硬套,乱贴标签,因此,把哲学学习复员到生活中,通过活生生的例子——也即故事来让学生体验学习哲学的兴趣,探索哲学原理,是很必要的,这实际就是在哲学教学过程中“重过程”的体现。

一、故事导入,通过“过程”激发兴趣

在哲学教学中,运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这一框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姓张的人,他的一条裤子破了,告诉他的妻子,要她新做一条。妻子问他:“裤子做什么样子的?”姓张的回答说:“按我原来那条做好了。”他的妻子做好了新裤子以后,就对照原来那条破裤子,凡是破损的地方——臀部、两个膝盖处都照样挖了洞,使它同原来的那条裤子一模一样。在哄笑声中,有的学生说:“哪有那么笨的人?”我说:“像这个做裤子的妇女生活中可能少见,但在现实生活中,在当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那种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只知道照搬照抄办事的人,不就类似做裤子的妇人吗?!由此可见,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就导入了新课,学生将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学习新课,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探索新知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过程。

二、故事释疑,通过“过程”调动思维

能否突破教学难点事关教学的成败。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用贴切的、能阐明哲理的故事,经过学生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可变抽象的理论观点为形象生动,变深奥的哲学道理为浅显易懂,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为活泼有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框时,学生对“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还会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这两个观点的理解比较困难,感到疑惑,有的同学还会产生疑问:究竟是内因的作用大,还是外因的作用大?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为学生准备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举行过一场出人意料的网球赛。一方是美国明星梵恩斯,另一方是法国高手柯显,一个月前,梵恩斯已在温布尔顿网球赛上直落三局轻松地战胜柯显,获得冠军。现在再度交手,大部分观众都认为实力比柯显强的梵恩斯必胜无疑。前面两局比赛不出所料,柯显接连失利。到了第三局,起初梵恩斯仍占优势。眼看大局已定,突然下起阵雨,比赛只好暂停。雨停后再赛时,梵恩斯连连失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梵恩斯的打法在较硬的场地上能发挥优势,而柯显的打法适合于较软的场地。今天他俩是在泥场上比赛,球场被雨淋后由硬变软,球的反弹力很差。这样,梵恩斯打得越来越不顺手,相反,柯显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接连赢了第三局和第四局。打最后一局时,有些观众预测柯显将转败为胜。谁知球场经雨后的太阳照射,慢慢由软变硬。梵恩斯的重磅发球和迅猛抽杀又重显威力,使他在决胜局中再占优势。岂料,天公不作美,阵雨又来了,比赛再次被迫暂停。当雨停后再赛时,适合打软场地的柯显又以美妙的落点重新控制局面,最后终于战胜了梵恩斯。讲完故事,我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让他们讨论:⑴如果柯显与梵恩斯的技术水平相差很大,柯显能获胜吗?⑵如果没有阵雨,柯显能获胜吗?(3)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上应怎么解释?学生在充分讨论中得出结论:体育比赛的胜负虽然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毅力与技术水平(即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也与比赛时外界条件(即外因)有很大关系,天气条件就是运动员发挥技术水平的一个外部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有时还会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这样,运用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得结论,真正理解和巩固知识。

三、故事明理,通过“过程”明辨是非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界限混淆。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能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是非、荣辱观念。运用故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能收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如,我在教学“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这一框时,为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这一难点,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好吃懒做,以乞讨为生。一天,他在一农家门前乞讨,当这家的主人——一位老妈妈手端一碗稀饭准备施舍时,却见站在面前的是一个小伙子,老妈妈二话没说,随手把一碗稀饭倒在地上喂狗了。老妈妈的这一行动无异于一把利剑,直穿他的心窝,使他那丧失了廉耻和人格的灵魂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他跌跌撞撞地回到自己的破茅屋,在羞愧中反省自己的行为,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争口气,变出个人样来。于是,他烧掉了破茅屋,甩掉了讨饭篮,毅然投军了。在军队里,他作战勇敢,不断受到上司的提拔,没有几年的功夫,他就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个统率数千人马的将军。后来,他领兵路过自己受辱的地方,特意置办重礼到老妈妈家致谢。讲完故事,就听见学生在下面议论纷纷:“这老太婆,太过分了!”“还谢她干啥!”听到学生的议论,我问学生:“假如你是这受辱的乞讨青年,面对这位老妈妈的行为,你会怎么做?”有的学生回答:“揍她一顿。”有的说:“找机会报复她。”也有的同学认为:“这位老妈妈的心地善良,用心良苦。”我就势引导学生:“小伙子由乞丐变为将军与这位老妈妈的行为有什么关系?如何正确看待老妈妈的行为?”学生思考后答道:“这位老妈妈对这小伙子的污辱、刺激是他由乞丐变为将军的外因,而这个小伙子的自尊心、主观努力等是他由乞丐变为将军的内因。可见,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这位老妈妈确实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人,她热心助人,乐善好施。她看到有人乞讨,就端出一碗稀饭来施舍,但当她看清来乞讨的是一个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时,‘二话没说,随手把把稀饭倒在阶基上喂狗了’,目的是要刺激这年青小伙子,教育他不能好吃懒做,浑浑噩噩虚度一生。老妈妈施舍给这小伙子的是比一碗稀饭更宝贵、受用一生的人生道理。小伙子也正是在这位老妈妈的刺激下,才发誓要变出个人样来,终于由一个乞丐变为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将军,并置办重礼向老妈妈致谢。我们要向这小伙子一样,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正确的是非、美丑、荣辱观念。”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阐明事理,既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又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故事益智,通过“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二哲学上册“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我用下面的一个故事来启发学生: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小征泽尔有一次参加欧洲指挥家大赛的决赛,评委会交给他一张乐谱。小征泽尔照着乐谱全神贯注地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在演奏中,小征泽尔发现乐谱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重奏一次,但仍觉得不自然。而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小征泽尔自己的错觉。小征泽尔被这些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弄得十分难堪。在这庄严的音乐大赛中,面对众多的;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但是,小征泽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话音刚落,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小征泽尔在大赛中最后夺魁。讲完故事,我分析道: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检查参赛者在发现错误同时又遭到权威从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信自己的判断。在小征泽尔之前,有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却因盲目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只有小征泽尔相信自己而不盲目听信权威们的意见,从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进而,我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小征泽尔夺魁启示我们创新应具备哪些品质?学生思考后踊跃发言:“要敢于创新,不要迷信权威。不能认为,凡写在书上的,凡权威讲的,就一定百分之百准确,从而变成一种盲目的迷信,束缚创新。”“要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功底。任何创新、发明创造都是在前人的知识和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就不可能在已有的技术水平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小征泽尔如果没有深厚的音乐知识功底,是不可能发现问题并最后夺魁的。”“人贵有坚定的自信心和较强的独立性。创新首先要从精神上树立取胜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创造力,坚信自己的研究和探索成果,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征泽尔能夺魁靠的就是自信,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样,在此“过程”中,打破了了学生对创新思维的神秘感,使他们敢于创新,立志做“创新型”人才。

当然,在运用故事进行哲学教学时,应坚持以下原则:⑴针对性原则。故事的取舍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不能为取悦于学生、哗众取宠而讲故事。⑵启发性原则。应结合所讲故事和教学主题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⑶正面性原则。所选讲的故事应该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能把一些低级庸俗、有唯心主义色彩的故事引进课堂,否则,既有损教师形象,又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⑷适度原则。讲故事是为哲学教学服务,不能把课堂教学变为故事会。故事应精简典型,语言应简洁得体;繁杂冗长,耗时太多,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来源: 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 wangli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