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2010年高考政治备考安排与策略
阅读: 995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09/10/24 16:35:31
分享到:

 

    ★第一轮复习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为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1、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夯实基础:这段复习,对基础知识全面扎实的了解,
能做到基础题不丢分,不会因为知识本身的遗忘而犯错误。初步掌握各种类型题的审、答技巧。从操作上讲,就是对照课本(一定要认真熟悉课本),耐心细致地把每一个知识点复习到位,千万不要漏掉。对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专门用笔记本记下来,它们一般都是你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是你的弱项。这段复习,要处理好懂、记、练——懂是理解和运用的前提;记是表达和展示的基本条件;练是为更好表达和展示自己的能力。
要将课本通看与研读至少2-3遍(有的人就一遍,你能过目不忘?)
指导思想:精耕细作,夯实基础,不求联系,但求全面;在微观上,按照《考试大纲》逐个考点进行复习,初步培养解题能力
  2、具体方法
    1)读——细读教材。细读教材能帮助自己树立自信——我熟悉教材!通过细读,不放过一个知识点,力争能全面了解教材,不留遗漏。细读教材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存在某个知识点可能不考的念头,更要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要牢固树立“抓知识点的落实,过好基础关”的信念:
    首先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本所在,当然也需要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看一些参考书,但决不能抛开课本。看书应该做到四看:看目录(经常看)、看序言(总序言和每课的序言)、看内容(大小字、黑体、楷体都应该看)、看小结(课后知识小结是每课知识的浓缩)。看内容、看小结以加强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是基础;看目录、看序言以加强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掌握是关键。对重点内容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准确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将教材中一些相近、相关的概念、原理,即容易混淆的问题列出来,加以比较、澄清,从而在头脑中留下准确的“图景”。例如:“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里的“主导”和“主体”容易混淆,要注意加以区分。
特别注意大家往往只是关注或者只是停留在能够背诵黑体字或者一些纲领性、总结性的语言,而对书本上的相关解释性和补充性的语言漠不关心。其实,这正是高考出题,尤其是选择题经常选择的命题方向2008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就考查到书本“资料卡”)
2)记——熟记知识点。在熟读、细读教材的基础上,要认真记忆知识点。有一个常识,大家都知道——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要提高能力,先要搞好知识的储备,而对于学生来说,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记忆。
记忆知识点时要遵循先宏观后微观,也即先体系后要点的逻辑顺序。如,课题(明白本课要讲知识的总体范围)→节题(进一步明确该题下分几个节题来讲解,弄清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框题(明确本框题讲述的主要内容)→标题→具体知识点。        
    另外,记忆知识点时还要注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机械记忆。
    要加强循环复习。每周要进行一次循环复习:先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复习本周以前所学的内容,然后再集中精力复习本周所学内容。这样一来,周而复始,对知识的掌握会越来越牢固。(这将为后面的复习节约大量的时间,争取更大的主动)
    3)练——解决问题。读和记是为了练,可以说练是前者的目的。只有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这轮练习要达成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巩固知识,二是纠正偏差或错误,三是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2010年2月至3月底
1、主要目的是提升能力——重组知识,训练技能,强化记忆,完善体系。能够清晰地画出知识结构的“枝干图”(如:以“认识”为中心辐射图,以“实践”为中心辐射图。)对每个知识点的分类很明确(一些同学到高考前还分不清哲学四板块各包含的内容)。做题时知道切入点,以及怎样组织相关知识点对他们作出完整解答——做题时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数量而放弃分析、思考。一定要分析
指导思想:优化知识结构;熟悉解题路径,盘活存量知识;从宏观上,梳理知识,建构主干知识网络,初步形成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2具体方法
      1)归纳:在第一轮复习中,通过细读和记忆,我们对个体知识点有了较熟悉的记忆。但这仅局限在个点上,没有形成知识板块或没有建立知识体系,很难避免丢三落四毛病。归纳时一般注意两大环节。
    一是相关知识归类:比如:高三政治常识中,讲民主集中制,它在不同课次都出现过,但不同场合,内容都各有侧重,这要求学习将其对比、联系。 再比如:加强民族团结,处理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点有: 国家职能:加强文化建设,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           人大制度的优越性第3点;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
    二是具体知识系统归类:教材的某个知识点在归纳时,一般要遵循: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顺序完整进行。具体地说,“是什么”一般包含:概念或含义,本质内容、特点等,
这些是教材中关于原因的标志性语言。“为什么”一般包含:地位、作用或者意义、重要性、影响与危害(负面影响)和现状。这也是教材中常见的标志性语言。(如果再将其归纳的话可以归为二大类:一类是理论上的,二是实践的。)“怎么办”一般包含:措施、途径等标
志性语言。如:高一经济常识中关系经济效益。
    “是什么”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衡量的标准。
    “为什么”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和目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现状,就重要性而言,它既可以涉及到企业,也可涉及到国家和国民。
    “怎么办”主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这里有价值规律的作用,也存在宏观调控作用,同时还涉及到科学技术,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管理、市场开发(国际国内)、改革等多方面的内容。
    2)联系
      这里的联系有三层含义:一是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二是政治学科内部的交叉联系,三是时政热点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前面已作说明(略)政治学科内部的联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对这些相关知识早做准备,可以提高答案的完整性。     
1:关于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原因分析
      经济常识而言有:共同富裕:劳动者:消费者等。
      哲学常识而言有:①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要求;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③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政治常识而言有:①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凭证;②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核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两者是就国家制度而言的)③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④中共的性质、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党的执政理念等。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但在回答具体设问时要认清问题的角度,根据设问角度的要求,做具体取舍。 
 3)提升
 这里说的提升主要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提升。主要依托综合水平较高的练习来进行。
     
第三轮复习2010年4月初至5月底
————这段时间的主要特点是一个“考试——纠正——分析——再考试”的循环过程。
1、主要目的:应用能力提高——能相当适应综合考试的节奏,同时补好绝大多数的知识漏洞,,即查漏补缺(注意:哪些在复习、练习中很少涉及到的)——看以前做过的试卷(特别是桂林市一、二、三模拟考卷),尤其是检示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
指导思想: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强化训练,提高应试能力;知识健全,能力健全。
    2具体方法
     1)回归书本
     2)统览热点、重点
    3)训练必要的答题技巧
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后期复习要加强审题能力和编制答案能力的培养。注重反馈矫正,做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发现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查缺补漏,环环相扣,步步落实。
    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而审好题的诀窍就是多读题。好多同学做错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读题太少,不舍得在读题上下工夫,而是草草一读就凭印象选择或答题,往往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审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主要概念。抓住主要概念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比如我们讲宏观调控。我们能想到的就是经济常识第二课,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和重要性)、三种手段及目标、任务、。经济常识第五课关于国家财政、税收,第六课银行及利率,第八课的
汇率等。所以我们答题的思路就是抓住问题中涉及到的主干概念把它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
提高选择题正确率——这是高考取得高分的一个关键。
    ③问答题解答要规范简洁
     最后留出10天左右的时间 用于同学们的强化记忆、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整理错题笔记,加强对知识和能力的巩固。        
:一。不管环境如何,管好自己是做人的义务: 你管不好自己时,就实现不了愿望。为什么呢?因为这会造成混乱和麻烦。当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时,就会偏离成功的轨道-------头号愿望破坏者是拖延。拖延是因为懒,人一懒,就会缺乏梦想和目标,更不会有愿望了。治愈拖延有四大办法:一、找到自己的梦想。把心思放在你最想要的东西上。二、立刻行动。开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三、执行“分段消灭术”。也就是说,你可以把大任务分解成许多小的、容易干的任务。四、奖励自己。这很重要,换句话说,你要享受做的过程。-------二号愿望破坏者是紊乱无序。这会让你难以集中精力处理手头的事,效率肯定高不了。这会严重损伤你的预期。那如何避免紊乱无序呢?一、先打量情形,把它变得井井有条。二、确定干的先后顺序。三、动手去做。哪些事情该先做,就把它做好。-------三号愿望破坏者是打断。要能掌控外界的干扰。窗外的鸟鸣声?朋友的电话?访客?精彩的电视剧?耳边的MP8?--------使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偏离了你面前的主题?
二.快乐的学问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2008-2009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强化主干知识,细化基础知识”

2008
全国卷I
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II
科目
经济
哲学
政治
经济
哲学
政治
 
 
 
 
 
 
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的关系、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市场经济中反不正当竞争、进出口贸易
人与自然的矛盾、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有条件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外因对事物变化的重要影响
我国与西方政体的本质不同(国体)、地方人大的立法活动原则和职权、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价格的决定因素、税收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个体经济发展的原因、对外贸易等知识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矛盾的普遍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认识的发展、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国家的阶级属性、我国的国家职能、党内民主建设等
 
 
 
 
 
 
三农问题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国家职能;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涉及分配、社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知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内外因辩证关系;
涉及国体、党的性质宗旨及执政理念、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知识
2009
全国卷I
全国卷II
科目
经济
哲学
政治
经济
哲学
政治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的关系营业税的计算非公有制经济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规律的客观性矛盾
人大代表的权利国家主席我国的政党制度国家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
商品的价值量货币的职能;外汇与汇率;对外贸易生产与消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展的观点意识的反作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外贸易的特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和发展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行政国家职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居民消费结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发展农业,即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的有效经济措施)三大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民关系—解决农民致富问题)

(注:两年广西高考都使用全国卷一)
 
 
 

 

来源: 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 wangli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