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信息技术与历史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探索
阅读: 947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0/10/25 16:02:27
分享到: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以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为切入点,探讨信息技术与历史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条件,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历史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进而着重探讨信息技术与历史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模式。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一种手段,它应该是人性化的,网络也不能只充当一种工具,它也是研究性学习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虚实融合的学习情境,为开展研究提供了参考模式和技术平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历史研究性学习      整合
教育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重大变迁而面临自身的变革与发展,尤其是在世界全球化趋势下,对人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2000年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首次提出了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课程,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是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目的是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20001026,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历史重任赋予了教育以全新的挑战。
  目前各校、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探索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业已拉开帷幕。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尤其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研究更为迫切。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条件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研究性学习整合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对此我作如下理解:其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与研究性学习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在研究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的观点和研究性学习强调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益实践;其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与研究性学习主张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重点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相吻合。其三,建构主义提倡情境、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历史研究性学习四大属性(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充分体现,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得已实现的物质基础,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奠定了信息技术与历史研究性学习整合的理论基础。
附件大小:40K 附件下载
来源: 编辑: zdsxyz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