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长平之战中“(赵)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 武安君(白起)。……(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后世便称白起“活埋赵国40万战俘”。1995年长平之战遗址考古发现:许多尸 骨上有遭砍、射的痕迹,还有仅有躯干而无头颅,说明这些士兵都是被杀死后掩埋的。对此,下面 说法合理的是
A.史书记载必须与考古发现相印证才能判定真实性
B.从上述看司马迁的记载并 不完全符合史实
C.司马迁是著名的史学家,《史记》本身就是真实可信的
D.考古资 料比文献资料更真实
5.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 职责。”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雅典公民参政的意识强 B.民主政治参政纪律严明
C.雅 典公民 强调轮流执政 D.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 主
6.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 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B.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
C.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 D .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