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东亚大陆土地上,最先是大体平等的前国家时代,然后是邦国(或古国)时代,也就是没有中心的多元化时代,再往后是王国时代,就是有中心的多元化时代。我国处于“邦国时代”的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文化遗址 B.仰韶文化遗址
C.河姆渡文化遗址 D.龙山文化遗址
2.商代外服乃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自然长成的结构或由此发展而来的方国;而周代封国则是通过政治上的分封,人为地用政治手段建立的,即“封邦建国”。这表明,周代
A.完全抛弃了商代治国模式 B.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C.开启了血缘宗法管理体制 D.确立了周天子的绝对权威
3.西周、春秋时期,先民从事农耕生产需要的主要农具在《诗经》中都有体现,种类很多,有耜、斧、钱、镈、斨、铚、锜、銶等。这反映出,西周、春秋时期
A.铁制农具广泛使用 B.牛耕技术推广应用
C.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D.社会分工趋势加快
4.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鲁国所在“少皞之墟”的东夷地区,还是晋国所在“夏墟”的戎狄地区,都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这说明当时
A.戎狄蛮夷势力壮大 B.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C.周天子地位的丧失 D.诸侯争霸战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