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一节电子的发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47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11/26 14:27:2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一节 电子的发现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紫外线            B.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红外线

C.阴极射线的本质是X射线            D.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

解析: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电的粒子流,即电子流。故D项正确。

2(2020·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B.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最早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实现的

C.电子电荷的数值约为1.602×1019 C

D.电子质量与电荷量的比值称为电子的比荷

解析: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选项A正确。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其测得电子电荷的值约为1.602×1019 C,选项BC正确。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称为电子的比荷,选项D错误。

3(2020·山东海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阴极发出的光子流

C.阴极射线是组成物体的原子

D.阴极射线可以直线传播,也可被电场、磁场偏转

解析:阴极射线是由阴极直接发出的电子流,可被电场、磁场偏转,ABC错误,D正确。

4.下面对阴极射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CD )

A.阴极射线是由阴极发出的粒子撞击玻璃管壁上的荧光粉而产生的

B.只要阴阳两极间加有电压,就会有阴极射线产生

C.阴极射线是真空玻璃管内由阴极发出的射线

D.阴阳两极间加有高压时,电场很强,阴极中的电子受到很强的库仑力作用而脱离阴极

解析:阴极射线是由阴极直接发出的,故A错误;只有当两极间有高压且阴极接电源负极时,阴极中的电子才会受到足够大的库仑力作用而脱离阴极产生阴极射线,故B错误,D正确;阴极射线是真空玻璃管内由阴极发出的射线,C正确。

5.关于空气的导电性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空气导电,因为空气分子中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在强电场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

B.空气能够导电,是空气分子在射线或强电场作用下电离的结果

C.空气密度越大,导电性能越好

D.空气密度变得越稀薄,越容易发出辉光

解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正常情况下,气体分子不带电(显中性),是较好的绝缘体。但在射线、受热或强电场作用下,空气分子被电离,才具有导电功能,且空气密度较大时,电离的自由电荷很容易与其他空气分子碰撞,正、负电荷重新复合,难以形成稳定的放电电流,而电离后的自由电荷在稀薄空气中导电性能更好,故选项BD正确。

二、非选择题

6.如图所示为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量油滴所带电荷量装置的截面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距为d。油滴从喷雾器的喷嘴喷出时,由于与喷嘴摩擦而带负电。油滴散布在油滴室中,在重力作用下,少数油滴通过上面金属板的小孔进入平行金属板间,当平行金属板间不加电压时,由于受到气体阻力的作用,油滴最终以速度v1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当上板带正电,下板带负电,两板间的电压为U时,带电油滴恰好能以速度v2竖直向上匀速运动。已知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气体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油滴密度为ρ,已测量出油滴的直径为D(油滴可看做球体,球体体积公式VπD3),重力加速度为g

(1)设油滴受到气体的阻力fkv,其中k为阻力系数,求k的大小;

(2)求油滴所带电荷量。

答案:(1)πρD3g (2)

解析:(1)油滴速度为v1时所受阻力f1kv1,油滴向下匀速运动时,重力与阻力平衡,有f1mg

mρVπρD3,则kπρD3g

(2)设油滴所带电荷量为q,油滴受到的电场力为

FqEq

油滴向上匀速运动时,阻力向下,油滴受力平衡,则

kv2mgq

油滴所带电荷量为q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