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1.(2020·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人们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提出过许多模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它们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A.α粒子散射实验与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
B.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C.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枣糕模型
D.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枣糕模型,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A、C、D错误。
2.(多选)(2020·广西省柳州市高二下学期段考)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A.选择金箔的理由是“金”这种原子具有较大的核电荷数和优良的延展性能
B.观察到α粒子多数进入A,少数进入B,没有进入C和D的
C.原子的直径大小约为原子核的直径大小的10万倍
D.实验装置可以不抽成真空
解析:A项:α粒子散射实验中,选用金箔是因为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箔,α粒子很容易穿过,还有其原子序数大,α粒子与金核间的库仑力大,发生偏转时明显,故A正确;B项:大多数α粒子基本不偏折,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折,所以有α粒子进入C和D,故B错误;C项: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 m,所以原子的直径大小约为原子核的直径大小的10万倍,故C正确;D项:实验装置一定要抽成真空,原因主要是由于α粒子的电离作用,若在空气中由于电离粒子只能前进几厘米,故D错误。
3.(2020·广州大学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轨迹,假定金原子核位置固定,a、b、c为某条轨迹上的三个点,其中a、c两点距金原子核的距离相等( D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jpg)
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大多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返回
C.从a经过b运动到c的过程中α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α粒子经过a、c两点时动能相等
解析: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的规律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故选项A错误;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可知,大多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故选项B错误;α粒子受到电场力作用,根据电场力做功特点可知α粒子从a经过b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所以α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选项C错误;由于a、c两点距金原子核的距离相等,根据能量守恒可知α粒子在a、c两点动能相等,故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