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方法、装置的名称:过滤。
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尖口处紧靠烧杯内壁;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滤液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2)如图2,方法、装置的名称:减压过滤。
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但比普通过滤速度快,得到的固体较干燥。
注意事项:①过滤时放入布氏漏斗内的滤纸大小应小于漏斗内径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
②倒入布氏漏斗内的溶液量应不超过漏斗容量的2/3。
③橡胶塞插入吸滤瓶内的部分不得超过塞子高度的2/3。
④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于吸滤。
⑤安全瓶的导管短进长出。
⑥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以防倒吸。
⑦当过滤的溶液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时,会腐蚀滤纸,此时可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⑧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胶状沉淀在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纸;沉淀颗粒太小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
(3)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
如图3,方法、装置的名称: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注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4)如图4,方法、装置的名称:萃取分液。
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5)如图5,方法、装置的名称:蒸馏。
适用范围: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2.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方法
|
原理
|
杂质成分
|
沉淀法
|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
Cl-、SO、CO及能形成弱碱的阳离子
|
气化法
|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
CO、HCO、S2-、SO、HSO、NH
|
杂转
纯法
|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
|
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用酸、酸酐或碱)
|
氧化还
原法
|
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
|
如用酸性KMnO4除去CO2中的SO2,用热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
|
热分
解法
|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
|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
|
酸碱溶
解法
|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差异进行分离
|
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
|
电解法
|
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
|
含杂质的金属(M)作阳极、纯金属(M)作阴极,含M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
调
pH法
|
加入试剂调节溶液pH使溶液中某种成分生成沉淀而分离
|
如向含有Cu2+和Fe3+的溶液中加入CuO、Cu(OH)2或Cu2(OH)2CO3等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
|
3.几种常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