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苏联的农业状况堪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此同时,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2.措施及结果
(1)在农业改革上,他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试图改革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此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还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初步改革之后,苏联的农业有所好转,但1963年再度出现危机。
(2)赫鲁晓夫还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