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表明古代中国 ( )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25、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 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26、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27、宋代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竞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说明( )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
C.政府奉行“农工商皆本”思想 D.商业已经由“末”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