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促进中学生物有效教学之有效备课

阅读:210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6/26 14:28:35
 在“有效教学”的理念日益强化的今天,教学有没有效益不再从教师一方看,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有没有真正弄懂,收益多少。备课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教师而言,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一旦教师要想上好课,就必须要备好课,于是,有效备课自然而然成了有效教学的前提。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谈谈我对中学生物有效教学之有效备课的看法。
备好学生
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是否有效,要反映在学生学习的绩效上来。教师要上好课,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已经知道了什么,包括已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要预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预设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这样,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能准确地把握难易与详略,恰当选用教学手段与方法。例如,今年我是上高二生物第三年,我通过前两年的教学,了解到我们学校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对于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形态、数量变化不容易搞清楚,细心下来思考,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教材在细胞核部分只提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并没有详细的将DNA和蛋白质是如何构成染色体的,只讲到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内同一种物质分别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而并没有详细地讲他们是如何进行形态变化的,如果教师在这个地方不引起重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有丝分裂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到后面减数分裂和高二下遗传部分的学习。因此,在这个学期,我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在讲解细胞核的时候就明确的告诉学生: DNA和蛋白质到底如何来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染色质和染色体到底是如何转化的?让学生明白,染色质有两大特点,一是进入分裂期后形态会发生变化,二是可以在分分裂间期会进行复制。学生弄懂了一条染色质的变化后,到真正学习有丝分裂的时候,涉及到细胞内多条染色质的变化的时候只需要举一反三的进行理解就可以了。通过这样,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秩序调整,就容易多了。又如,我校学生基础比较差,考虑到这一特点,我在作业的布置方面在备课时候也做了精心的挑选。现行学生的作业仍然主要是来自能力测试,而能力测试对于刚接触生物学习的学生来说偏难,因为上面很多题目综合性很强,而且有时会超出教学范围,将后面的内容弄上来,所以我必须在上课之前对要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题目进行精心的挑选,让学生能够“摘到桃子”,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
 备好学生学生除课下调查、个别谈话外,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黑板演练、动手操作、测验考试、批改作业及分析试卷等多种渠道进行。有时还可以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及一些微小的动作等方面洞察其心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且贯穿于教学始终,掌握其动态情况。在获得准确的大量信息之后,便可及时、恰当地设计或修订教学方案,确定分类指导的目标与措施,以便实施因材施教。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对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考虑如何进行个别指导。如:对习惯于采取记忆方法学习的学生,要侧重于调动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的积极性,发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对好动脑筋、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防止其忽视基础知识积累的倾向,引导他们运用基础知识,发展创造思维;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视其实际,指导学法或思路,启迪智慧,让他们产生乐趣,奋发向上。
备好大纲与教材、教参
    教学大纲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它对教学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所以,学习、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是备课的基本内容。只有钻研教学大纲,才能了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和教学要求;掌握本学科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弱点;从总体上明确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注重实践”上达到什么程度,合乎什么规格;考虑对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提出明确而恰当的要求。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jiaxianmi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