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2010届高三冲刺数学:精彩十五天第1天 解答高考数学试题的策略

阅读:149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5/25 10:52:26

  回顾2009年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无不体现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涉及知识点的覆盖面广、起点低、坡度缓,充分重视到难度适中,区分出不同考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层次或效果不同,强化应用意识,倡导理性思维,体现创新意识的考查。几乎所有的试卷,都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遵照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说明的要求,从题型设置、考察知识的范围和运算量,书写量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运算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同时,也注重了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与综合,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的原则。

 从大纲课标、考纲回归到课本,这是考前每一位高三学生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们重点关注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与主要思想方法四大内容,在高考前15天,引领高三学子,每天温习一个章节的双基知识,期待在相应的思想方法上有更多的历练和提升。
2010届高三冲刺数学:精彩十五天第1天——6月5
6月6日休息、养精蓄锐,笑傲高考!
第十六章   解答高考数学试题的策略
平时注重良好解题、考试习惯的培养。审题要慢、要细心,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考试中分分计较,讲究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从高考阅卷找考生存在的问题——填空、选择题失分过多;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存在问题;运算能力差;解题规范性差——提高认识,增强复习的有效性。
下面就大量考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数学高考的一些应试策略,供考生参考.
1. 懂、会、对、好、快全面要求,全面训练
不少考生认为解答高考试题能否得分,完全取决于会与不会,只要会作就能得分.因此,在高考前的总复习中,大量作题、归纳题目类型、构造解题模式、反复进行操练、考场机械照搬就成为许多考生数学总复习的基本方法,以求解决会与不会的问题,还认为这就是熟能生巧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面对不断改革创新的高考数学,这种做法的效果不好,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数学高考的《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意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近几年的数学高考贯彻“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兼顾数学基础、方法、思维、应用和潜能等方面的考查,特别是对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突出数学的学科特点.因此,应对这样的考试,必须懂、会、对、好、快全面要求,全面训练.
懂”是指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正确掌握公理、定理、原理、公式、法则、性质等数学知识,这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基础,也是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但是,有的考生不大重视对这些数学基础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导致解题过程繁琐,甚至出现错误.
会”是指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前提下,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找到正确、合理、有效的解题方法,并实施解题过程.
对”是指推理和运算的结果必须正确. 会做但结果不对,因而不得分的现象在高考数学答卷中屡见不鲜,推理不严、计算不准的问题十分突出.
好与快”是指对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选择,要合理、简捷.由于数学高考的总题量与时间限制是一对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途径,的必须使解题既快又好,关键在于选择合理而又简捷的方法.
2.审题谨慎、设计周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表述清楚、检验有效,各个环节,应对有略
解答数学试题,一般都要经过审题、设计、推理、计算、表述、检验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全盘皆输.因此,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应对的策略.
审题谨慎,要全面、正确审视题目给出信息,特别是数量关系以及图形的几何特征.正确理解题意,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设计周密,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分析,选好切入点及后续的若干步骤,然后再落笔解题.
推理严密,言必有据,“因”与“果”的逻辑关系清楚.
大多数考生对几何的证明题比较熟悉,而对代数的证明题则不是很熟悉.但近几年的数学高考试题中,明显加大了对代数证明题的考查力度,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代数证明题有一定的几何背景,对此予以关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不少考生用几何图形的直观判断替代代数的逻辑证明,常常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失分.对此应持谨慎的态度.将代数试题的几何背景的作用主要发挥在以助理解题意,以助寻求思路,以助检验答案,而不要随意替代必要的代数推理.
此外,要特别注意推理论证的正确表述,无论采用分析法,还是采用综合法,都要十分注意将因果的逻辑关系及推理过程表述清楚.很多考生的经验是用分析法寻求证明的思路,用综合法表述证明的过程,这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做法,建议考生们采用,以免造成失分.
计算准确,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解答数学试题,大多数必须进行运算,特别是含有字母的式的运算,保证运算的准确性,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解答题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计算出错仍是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对此,不少考生将其归结为粗心大意,认为只要考场上细心一点就能避免出错,这是一种误解.应当指出,运算出错,根本的问题在于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首先要提高认识,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密切不可分的,除了运算的基本技能外,认真分析运算对象的特征,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互联系以及转换途径,并在此基础上,选用合理、简捷的运算方法,注意积累经验,注意对计算出错的原因分析,并制定防止出错的措施,只有经过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计算出错的问题,而经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效的.
表述清楚,指正确运用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3种形式)完整、清晰地书写解题的全过程.识别和运用各种形式的数学语言,并进行不同形式的数学语言的转换,是数学交流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高考的考查内容与要求.能否将题目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学语言陈述的信息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先决条件,而经过数学的思考,将正确的解题过程运用数学语言清清楚楚地写在卷面上,让阅卷教师看得顺顺当当、明明白白,才能对你的答题水平作出准确的判断.反之,表述不清,步骤不全,甚至出现逻辑混乱,就会引起严重的失分,对此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检验有效,指能够采用各种方式,对经过推理和运算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自己作出判断. 不少考生进行的检验只是将计算重做一遍,看看有没有算错.事实上,错误常常出现在自己不加怀疑之处,简单地重算一遍发现不了这样的错误.为此需要寻求其它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检验,例如,按照定形(状)、定性(质)、定位(置)、定(数)量的要求绘制图形;取特定值进行验证;代入检验等,并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提高检验的成效.
每一个考生在高考前都会参加多次模拟训练,除了适应高考的情境、提高熟练的程度、开阔解题的思路外,摸索有效的应试策略也是重要的训练内容,特别是在临考前,自行梳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在考场上能有效地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3.注意答题技巧训练
3.1.技术矫正:考试中时间分配及处理技巧非常重要,有几点需要必须提醒同学们注意:
按序答题,先易后难.一定要选择熟题先做、有把握的题目先做.
不能纠缠在某一题、某一细节上,该跳过去就先跳过去,千万不能感觉自己被卡住,这样会心慌,影响下面做题的情绪.
避免“回头想”现象,一定要争取一步到位,不要先做一下,等回过头来再想再检查,高考时间较紧张,也许待会儿根本顾不上再来思考.
做某一选择题时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初步答案或猜估的答案必须先在卷子上做好标记,有时间再推敲,不要空答案,否则要是时间来不及瞎写答案只能增加错误的概率.
3.2.规范化提醒:这是取得高分的基本保证.规范化包括:解题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或叙述,注意解完后再看一下题目,看你的解答是否符合题意,谨防因解题不全或失误,答题或书写不规范而失分.总之,要吃透题“情”,合理分配时间,做到一准、二快、三规范.特别是要注意解题结果的规范化.
解与解集:方程的结果一般用解表示(除非强调求解集);不等式、三角方程的结果一般用解集(集合或区间)表示.三角方程的通解中必须加 .在写区间或集合时,要正确地书写圆括号、方括号或大括号,区间的两端点之间、集合的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带单位的计算题或应用题,最后结果必须带单位,解题结束后一定要写上符合题意的“答”.
分类讨论题,一般要写综合性结论.
任何结果要最简.如等.
排列组合题,无特别声明,要求出数值.
函数问题一般要注明定义域(特别是反函数).
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要考虑消参数过程中最后的限制范围.
轨迹问题:
轨迹与轨迹方程的区别:轨迹方程一般用普通方程表示,轨迹则需要说明图形形状.
有限制条件的必须注明轨迹中图形的范围或轨迹方程中 或 的范围.
 分数线要划横线,不用斜线.
3.3.考前寄语:
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会做的题一题不错,该拿的分一分不丢;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一慢一快: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不能小题难做,小题大做, 而要小题小做,小题巧做;
考试不怕题不会,就怕会题做不对;
基础题拿满分,中档题拿足分,难题力争多得分,似曾相识题力争不失分;
对数学解题有困难的考生的建议: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上水平,有时“放弃”是一种策略.
     来源:网络  编辑:dongyil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