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改新论 >  阅读文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三原则

阅读:1006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1/22 21:01:53

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或学校本位课程,是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然而事实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容易出现同质化倾向,大大影响了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和实际效果。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教育的实践出发,从客观的实际出发,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本、以实际为本的三原则。

原则一、以学生为本。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课程开发之前,学校、教师应充分调查学生所需与所求,学生最希望知道的、但又普遍缺乏的知识,往往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好素材。时下,中学生普遍有交际困惑网络迷茫”……以此为载体,学校可以组织开发《中学生交际》、《健康的网络,健康的自我》这类校本课程。只有切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才能得到学生足够的关心和重视,也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这样,校本课程也成了很好的德育素材,成为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倘若不经调研,学校自行开发唯师是从的校本课程,很容易导致脱离学生实际,这样的课程,不仅不能承担起教育的功能,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

原则二、以实践为本。理论性强,实践性差,是现行中小学课程面临的普遍问题,这多少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是在无趣中学习的。校本课程,作为国家级课程的有益补充,如果也是这样一幅模样,效果可想而知。应该说,校本课程是最容易开出新意的课程,因而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实践性。让学生有足够实践的机会,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调研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还以《中学生的交际》这一校本课程为例,开设这一课程,完全可以通过创设交际情境,提供更多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交际。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实践为本,还体现在,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实践性的课程资源,如校内的图书馆资源,校外的博物馆、工厂、社区等社会资源。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博物馆、工厂、社区去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原则三、以实际为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层次,注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一刀切,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本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找准这些实际,就是校本课程的最佳切入点。以我校为例,盐城,在历史上因产盐而得名,有深厚的盐文化,结合这一实际,我们开发了《海盐文化与盐城变迁》的校本课程,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调查,寻找历史遗物,让学生更加真切地去感受家乡、认识家乡。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寻找了很多的资料,充实了课程的内容,这样,学生也成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我校是一所县中,学生以农村中学生为主体,很多学生家境贫寒,心理很脆弱,他们唯一的安慰,就是学习成绩优秀,他们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结合这一实际,我们开发了《我的思想我做主》的校本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应当清醒地看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仍处在十分艰难的境地,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靠学校、老师的摸索和实践。正因为,有了学校、教师的不懈摸索和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整理  编辑:叶南归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