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从九个方面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创新能力是一种能产生新的认识或创造新的事物,从而发展自我、改变环境的能力[1]。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更新创新教育的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化教育的科学理念,具有改革和创新意识,拥有创新勇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间的交流包括知识信息和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的信息等。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因此,教师价值引导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的自主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教不断向学转化,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进行换位,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具体地说,教师应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则是学习者、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在课改进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谈心、交朋友,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建立创新意识。
二、创设创新教育的环境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最佳心态得以发展时出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和课堂中营造宽松、民主、愉悦、新奇的气氛,为学生形成“最佳心态”创造条件。新课改要求首先要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要为人师表,平等待人,善于与学生沟通。其次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围绕教材创设疑境、疑点、悬念、难点,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讲、大胆做,要鼓励学生对教材提出异议和建议,对实验进行改革和新设计,有计划地培养、训练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转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青少年缺乏创新精神的三大主要原因是:崇尚权威,不敢对书本、教师等提出质疑;思维定势化,对很多事物墨守成规;从众心理,不敢抛头露面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扼制,“一本书、一支笔”,“上课讲、下课走”的教学模式特点就是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教,轻学生学,教师成为教学参考书的“贩卖者”,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容纳器”,学生在学习百科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思维,没有主见,没有参与。
新的课标改革要求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因此,要真正适应新课标,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教师一把手的做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敢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提倡学导式教学,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真正参与教学,摆脱依赖教师的懒惰心理,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导学生按目标、按层次学习,也可通过导学、自学、助学、互学等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要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力量的源泉[2]。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观察世界,进行创新思维的驱动力。好奇——怀疑——探索——创新,爱因斯坦称:“神圣的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容易对许多事物习以为常,见怪不惊,好奇心逐渐减退,基于此,科学家提出保持“童心”,即使说像儿童那样一直具有好奇心,具有探索的热情,进而促发创新。
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前所未有的“新”字;而广义上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的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因此说,学生的积极学习过程也是创新,学生的好奇心与创新多数是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好奇心与创新又为其成人后的创新作了准备。同样,学生的独立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据此,只要不是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和新方法,都是创新。
五、启迪学生创新灵感,形成灵活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一种精神,一种优秀的品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运用,还表现为对知识的处理、改组和迁移。创新思维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创新性思维也是一种思维,只不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形式。一般指在创造性活动中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或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它往往由于“不理解最明显的东西”所引起(爱因斯坦语),并在一般人看不出问题的事物中发觉出重要问题[3]。爱因斯坦早有断言:“创新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新课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唱反调”。这种思维方式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奇特而美妙的思维方法,需要树立创新无权威、创新无止境的观点。科学上用逆向思维方法进行发明、创造的不乏其例。例如,发明家爱迪生,他在试验电话时,发现传话器的薄膜会随着说话的声音起伏而振动,于是他想,如果把这种振动“倒过来”,结果会怎样呢?由此他发明了留声机。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遇到难题,如能有意识地反过来思考,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型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形成能克服常规思维的单一性、单向性,能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尽管有的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创新的火花。例如,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以后,可以提问学生:“能否用其它方法也可以测出导体的电阻?”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以培养发散性思维。
六、自主探究,培养顽强的创新意志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去创新。”创新需要坚强的意志。创新意志是反映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甚至是冒险的精神。创新是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可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也可能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使人心力交瘁。例如,爱迪生为了找出适合灯泡灯丝的材料,完成了上千次的实验。相比之下,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就显得微不足道,从而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七、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在寻找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需要严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及时分析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哪怕是极偶然的一个发现,否则就会与即将获得的新成果擦肩而过。例如,早在18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描述过闪电能使箱中刀、叉、钢针被磁化的现象。1751年富兰克林已发现用莱顿瓶放电的方法可以使焊条、钢针磁化或退磁。但直到1820年,电流的磁效应才被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所发现[5]。
八、开展研究性主题活动,培养科学素养
研究性主题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研究性主题活动是在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的前提下,由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对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学科逻辑体系的超越,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主题活动,通过模仿科学发现过程,获得一些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例如,学习形变与弹力一节内容时,不妨提出这样的课题,对于坚硬物体的形变,如何才能比较清晰、明显地显现出来?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器材、各种方法进行设计和探究;学习欧姆定律时,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地去研究各种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学习串、并联电路及闭合电路的特点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电表的改装,自制欧姆表等。实际上,只要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就能提出一些较有价值的探究课题。如果教师经常在授课过程中有“创新举措”——创新的思维方式及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创新示范作用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会有跃跃欲试的创新想法,这就是其创新欲望的体现。
九、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创新能力
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其目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自己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人,从而具备终身创新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表面看,学会学习与创新有一定距离,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和更替周期的日益缩短,使学习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从青少年延伸到了人的一生,使学习的场所由学校位移到了社会。有人说“学习就是工作的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学习与掌握,才能始终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可以这样说,学习的停止,也就意味着创新的终止。因此,“活到老,学到老”更具有时代意义,学会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创新品质。
创造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基本能力之上的,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些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尤如去建“空中楼阁”。大凡善于创造性思维的人,不仅在思维过程中神情专注投人,易于打破思维定势,思维严密,而且善于联想、富于想象、感知敏锐、记忆广阔[6]。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排头兵”的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肩负起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任务,为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