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课改新论 >  阅读文章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阅读:268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7/6 23:02:04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求学习有各种各样的实施措施,我们所讲的合作学习,就是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各成员群策群力,主动互助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性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仅就合作性学习及教学要求作粗略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合作学习中采用较多的形式,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上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机不当。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时机不当,导致收效甚微。
2、分组不科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形式是按前后座位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个头高矮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对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相互促进。
3、规则不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出现一片讨论热烈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为了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选择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有价值的内容、适当的时机和合理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班来说,对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对于较复杂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三是小组成员组合应是动态的。可以让小组间男女生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
3、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固定下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构建合作性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要加强合作性教学,构建科学的合作性教学模式,具体有两种。
第一种:讨论式合作性教学模式
1、确立讨论主题。确立讨论主题应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可以对教材结构进行重组,使确立的讨论主题具有可知性、思辨性与现实性。
2、讨论准备。确立讨论主题后,教师应将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预习。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收集报刊上的有关资料。教师也应收集合适的材料,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师生互动。首先是学生之间的讨论。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把每班学生编成不同层次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所确定的主题进行讨论,这样能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其次是师生之间的讨论。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当好主持人,倾听各小组的意见,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听,适当地进行点拨。
4、归纳提升。在结束讨论时,生成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归纳整理,使之行成系统。然后再通过练习进行提升,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第二种 情景式合作性教学模式
这种合作性教学模式是以情景为纽带,以问题为过渡,以说理为核心,以运用为目标,师生互动贯穿始终。其操作程序为:情景设定——问题提出——师生说理——指导运用。
1、情景设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物演示、音乐喧染、图画再现、角色体会等方式设定教学情景,教师要把激情带进课堂,从而为政治理论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2、问题提出。在设定的情景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设问置疑,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共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问题要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3、师生说理。说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以事说理,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发表意见,探讨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教师说理、学生说理、师生说理的互动过程,最终共同解决有关疑难问题。
4、指导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反馈信息,精心设计一组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或进行适当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学会在合作中开发错误资源
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开发错误资源。从主体性看,积极开发错误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从而使学生养成遇错不怕、有错必纠的良好品质。从发展性上看,积极开发错误资源是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表现,以此使学生提高对对错误资源的处理加工能力,真正地学会学习。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了下列开发错误资源的途径。
1、收集错误信息,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回答问题或试卷、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整理出典型的错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收集、分析错误信息,主动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1)查找漏洞,填补知识空白。学生做题时常常会遇到自己未接触过的知识,此类知识比较零碎,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整理此类知识,有利于填补他们知识上的漏洞。
2)比较易混点,强化知识联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混淆相似的概念,将这些易混点加以区分,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3)剖析时政热点,形成知识网络。由于对时政材料的不了解,无法运用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这是学生答题出现错误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时政与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结合起来,对时政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使相关的概念、原理、观点等形成网络,便于学生疏理和运用。
2、研究错误资源,优化习题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错误资源是学生亲自实践获取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能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条件。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将易错点设计成选择题的题肢,将易混点设计成辨析题,变换简答题和论述题的角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利用错误资源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3、探究错误成因,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面对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和自卑心理,与学生共同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师生要认真分析,集中将学生答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展示出来,共同会诊,剖析错误答案中存在的思维缺陷。在开发错误资源中,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拓宽思维的广度,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总之,给学生搭建合作的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最终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有效的合作平台是针对学生的学业需要,也是与学生的学业水平相适应的。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dongbeidaol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