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课改新论 >  阅读文章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几点探索

阅读:86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2/9 15:45:57
大连市旅顺第二高级中学 韩莹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性,并且最终价值指向至高的善。“情感性”,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尤其是“爱”的体验——包括对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祖国的“爱”的情感体验。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领域。地理学科能够使学生从自然美、社会美等众多角度理解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甚至是性格。因此,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实施美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 教师要让自身应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
要想“审美”,一定要有审美对象。教师自身应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特别是,教师要用“爱”的情感,让学生产生“爱”的愉悦。教师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地理学科,教师才能够主动的去钻研教材,寻找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地理的规律之美。比如,地理必修1教材,主要涉及自然地理,其中第五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通过研究,我发现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各因素:气候、植被、土壤、生物等之间的相互统一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而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有助于学生终身欣赏和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因此,我通过垂直自然带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理清其中的规律,教会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欣赏我们身边有序的环境,能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观察周围的世界,感受地理的自然之美,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质量。
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饱满的激情。而用激情去感染学生,我认为同样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感情能感染他人,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去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从而把更加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应用于教学中,使美育事半功倍!比如在讲到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的时候,我把人类比作被地球宠坏的小孩,他肆意浪费地球上的资源,破坏地球上的环境,然后惶恐的发现事情的发展失去了控制,并大声疾呼“挽救地球”,使学生产生对地球保持一颗敬畏的心。采取这种形式,很容易使学生意识到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该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从而使学生们感受地理的思想文化内涵,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衣着得体,不需要特别华丽,但是一定要干净而不拖沓,不能总穿一件衣服,要时常更新,给学生以清爽之美、愉悦之美。这样做,往往能使学生看到你就会喜欢你、欣赏你,甚至崇拜你。
二、教师要善于发掘地理学的知识之美
比如,必修3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在讲到森林的作用时,我不只要讲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实例讲出森林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森林能调节气候,使局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减小,增加大气湿度;河流中上游的防护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居民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树木能净化空气、吸烟除尘,小区里的树木能美化环境;交通道路两旁树木的作用是降低噪声、减轻司机的视疲劳;“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森林能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影响全球碳氧平衡……把森林的各种环境作用讲透彻了,学生也就从心底里产生一种对森林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再比如,在讲到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课时,我通过雅丹地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北美五大湖、黄土高原、恒河平原、撒哈拉沙漠等图片的展示,结合对它们成因的讲解,既使学生欣赏到了大自然或秀美、或壮丽的美景,领悟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奇异力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地学审美意识和技能,激发了他们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学生们逐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的过程中体验美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景观图和地理视频进行审美教育,因为景观图和地理视频都属于形象的感性素材,而学生们在这些方面又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通过欣赏,能使学生们准确的理解自然之美,同时再结合相关地理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们能够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进而感受地理的科学之美。
比如,在讲授必修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宁夏中卫沙坡头治沙经验的视频,通过动态的场景和恰如其分的旁白,使学生因兴奋而集中注意力,感受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轻松愉悦又省时高效的完成了所学内容。
再比如,在学习《中国地理》部分时,我语言之中经常流露出对于祖国的关注、热爱之情,我发现学生们也受到感染,有浓厚的兴趣去了解和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我国地理国情、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
在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上课之前,我播放火风翻唱的《大东北》这首歌来作为情境的创设。歌曲中,演唱者饱含热忱,用粗犷的嗓音充分的表达出了他对家乡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同时向听者描绘了一幅“蓝天白云、山川壮美、风吹草低牛羊肥、人杰地灵江山美”的画面。通过歌曲的播放,我感受到学生们快速的进入到了“大东北”的情境,很容易从心理上接受课上所学内容,不仅如此,歌曲也唤起了学生们的乡土情感——对于家乡东北地区的热爱。这时我在适时的饱含激情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我国最大的林区在哪里吗?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哪里吗?”学生回答后我给出答案:“没错,答案都是我们的家乡——东北地区!除此之外,东北地区还是我国著名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此时,学生除了产生热爱之情,更会产生对家乡的崇拜之情,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moon7091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