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学法指导 >  阅读文章

高考地理教学论文 对于复习课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

阅读:254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31 9:17:22
  3.交给学生读图(表)技巧,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表)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无图不成题已经成为高考试题的特色,高考试题中各种图表的比重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读图能力我理解主要就是这三个方面:(1)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从地图中分析地理事物演变过程的能力;(3)用语言描述图中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的能力。我在读图教学中经常是这样做的:第一步要学生明白地图(表)的名称,因为图(表)的名称就决定了这图(表)想告诉我们或者想考查的课本知识范围,这样我们头脑里就会调动起这部分知识储备,为解题做准备;第二步看图(表)中都显示了哪些地理事物,它们的空间位置怎么样?这个过程我叫做看图说话,就是要学生把地图上的静态信息说出来;第三步就是要看出地图中的隐性的信息--即找出地图上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为了加深学生对地图的印象,课堂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用手画图,比方地形剖面图、趋势图。注意图图转换和图文转换。在地图中增加新的图像材料。比方说,复习到欧洲西部环境,我让学生在欧洲西部地图上加注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日照线……,以此来强调这些要素与北大西洋暖流之间的联系。再如复习到南美洲安第斯山对南美环境的影响时,我就让学生画横穿安第斯山的等温线等降水线,然后逐一分析图中出现的弯曲的成因。文综试题特别注意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这就要求首先要熟悉课本及地图册的重点地图,熟悉中国和世界自然地图,对气候、地形、河流、资源等自然要素和人口与城市、工农业生产等人文要素的分布做到心中有数。
  光照图的判读一直是学习难点,尤其是近年来派生出的变形光照图和局部光照图,学生如果缺乏识图能力或者空间想象能力,一般很难在这种题中得分!我上课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图图转换,把抽象的图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图。告诫学生转换时必须不能改变原图的一切条件!对于局部图我一般让学生补全把它放在全图中去思考。为了加深学生对光照图的了解,我要求学生自己剪个方框然后在光照图中重点区域"取景",然后把截取的部分放大画出来进行研究。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光照图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部分知识很难,但是我的学生却兴趣很浓,学习效果很好。
  4.咬文嚼字,用准确专业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地理事物
  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体现,不会用准确的专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也不能得分!许多参与高考阅卷的老师在试卷分析时都说到:考生不会用准确的、专业的语言表述答案。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解决的:第一,讲清概念,平时讲到概念、术语特别强调它的内涵和外延。有些概念我直接把它当语文课来讲,一字一句分析它与相近概念的区别。如:地形与地势、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等等。试卷中如果出现概念错误,我一定将其讲清讲透,防止下次再犯。第二,规范课堂语言:严禁方向表述时用上中下和前后左右;严禁使用简称,如气候类型中出现"热草"、"热雨"等。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地理sikao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