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不妨听听历史教学中的“离经叛道”

阅读:56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11/8 15:37:25

 

在历史教学中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条问答题: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对?为什么?教参提供的参考答案是:不对。因为:(1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他们的炮舰和走私船不断出现在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鸦片战争的爆发正是这些侵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必然结果。(2)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居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财富,进而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进攻。因此,这场战争决不是为了“维护”什么“商务”而引起的,完全是一场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

这个答案几乎是没有任何异议就讲下来的,作为教师我在备课和授课中也没有发现任何需要着重分析的地方。然而,从课后交上来的作业中,我却发现有学生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地答:对。因为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以走私鸦片的形式敲开中国的市场大门,直接促使中国禁烟运动的爆发,并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其最终目的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从这个角度讲,鸦片战争就是英国“维护商业”的战争。 

突兀一见,我不禁有些生气,这学生怎么自作主张?真是“离经叛道” !居然和书上的答案唱反调。在提笔判错的一瞬冷静下来再想一想,再仔细琢磨一下学生的答案,又发现他的话却也有一定道理,能够自圆其说。我不仅陷入沉思—难道这个问题一定要依据教参给予的答案为标准吗?难道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吗?我们老师仅仅就是要告诉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吗?什么是标准?20年来习惯于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和考试标案制定出的一些规则施教后,我也时时感觉标准就是一个框,老师、学生的思维就是被这些框给“框” 住了!老师似乎已经习惯于服从遵守,而忘记了问一问“为什么”,更忽视了去想一想,去探究一下“一定是这样的吗”?“或许有别的” !从某种角度讲,这未尝不是一种思想上的惰性和奴化!这种惰性与奴化严重束缚了老师的的动脑能力,亦步亦趋,照搬就是,更何谈创新?从而直接地把学生的求异思维当作“另类” 无情“封杀” ,用这个“框”扼杀学生的思辨能力,奴化学生成一群乖顺的“小绵羊”

没有创新的老师又怎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忽然间我被学生的这个“叛逆性”答案感动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格外注意保护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性分析的引导。例如在讲授历届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及其影响的专题中,虽说中国历届反动政府的政策是反动的,但有一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从整个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也具有一定的积极、进步作用(当然大多为客观方面)。例如,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政策上做了重大调整;设总理衙门、举办洋务运动,就总理衙门来说,它是清政府屈从于外国侵略者的产物,也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它说明闭目塞听的满清权贵们在“天朝上国”的大梦中开始痛苦地惺忪着、觉悟着,清政府的机构开始具备一些近代化色彩,符合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样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其兴办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但它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刺激清政府向西方学习“夷人长技” ,同时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洋务运动带动起来的洋务思潮,促使全国朝野有了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中国毕竟在顺应着世界潮流——向着资本主义近代化道路在被动中蹒跚前进了,是顺应着世界潮流而动的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民政府在外交方面的“改订新约运动”和经济方面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都对中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待中国历届反动政府政策及其影响,应把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用社会发展标准去衡量,全面认识,客观评价,而不能唯阶级论,以偏概全。

再如中国古代史上有几次比较清明的统治时期,还有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政策调整,一般是以开垦荒地、人口增长为其主要表现。毋庸置疑,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垦荒能缓和因土地兼并而激化的社会矛盾,也可以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但从长远看,它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速了土壤的沙化进程,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引发了资源危机,可以说是一种涸泽而渔的政策,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新疆的罗布泊地区:东汉时人们曾在此垦荒屯田,楼兰古国兴盛一时。可时至今日,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残酷报复。由此可见把垦荒当作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是一个理念上的错误。至于把人口的增长当作经济繁荣的表现更是错上加错。一般教材把“开元盛世”当作唐王朝繁盛的标志,其重要的表征之一就是人口比唐太宗时增加了3倍。而事实上,封建王朝人口的增加往往是因为政策宽松,隐瞒人口现象减少,生产力水平低下,或者是没有发生大的疫情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种认识给人感觉至深之处,即人多就是繁荣,可实际上人口的过于增加,往往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前奏(当前我国不正是如此吗?),毕竟人少好吃饭,更何况是古代“夫农,天下之本?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是对既成事实在不同时期、从不同阶级、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和不同理念出发的重新审视。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学科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就不能一味依据教材结构和教材已吸纳的观点,陈陈相因、照本宣科给学生 ,把鲜活的历史知识在教学的磨堂里磨碎,填给学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总结继承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单一地传授知识向创新引导转变,增加教学的批判性,使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被思维定势所困惑。在教学中突破陈规,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创新学习的手段和技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由此,要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就需要我们做创新型教师。美国创造教育专家史密斯说过:“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能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加以应用,并且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的人。”在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我们要更多地教给他们方法、思维、技能,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时间、空间、机会和舞台。我们不只要求学生对课文、对基础知识烂熟于心,还要求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有所创造,能够在知识的海洋纵横驰骋,在创造的天地一展才华。但我们也要注意,在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中,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正确指导。因为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时期,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没有定型,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很容易偏激,走极端化,看问题不全面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我们还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全面地分析问题,在历史和现实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努力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是非观点不糊涂、不转向。

再回到“鸦片战争”的那个问答题,经过再三斟酌并借助教育先贤的观点,我定出如下参考答案并这样去做:从中国的角度讲,(一)鸦片战争是灾难,是被侵略;(二)鸦片战争使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心灵和肉体双重痛苦的挣扎中艰难地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英国的角度讲,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其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西方学者从本阶级的立场出发,认为鸦片战争是一场“维护商业”的战争,这种说法也是可以成立的。但西方资产阶级的这种“侵略有理”的理论,再次证明了“资本自从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在课堂上,我再次引导学生分析了这条题目,并且热情肯定了那位“异端”学生。同时我还指出,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可以成立的;而且,历史问题的研究中,还有许多尚无定论,那么学生就更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了。

历史学科的魅力就是唤醒人文精神,健全人格品质。为了肩负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在教学中多一点哲理内涵与理性色彩,发展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特别是批判性的思考力和探究力,欣赏学生有头脑、有思想的对教师、对教科书的质疑,培养理性的头脑,熏陶博大的胸怀,因为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是希望。让我们不妨多听听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可贵的“离经叛道的声音!启迪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去发掘历史,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领略历史学科真正的魅力,求索于既有探究,又有创新的学习过程。这,也许会孕育一棵棵史学嫩芽破土而出。

     来源: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wangpe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