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例谈高分作文的七个“一点”

阅读:309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28 8:43:05
6首尾“亮”一点。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开头要像凤头,漂亮、精彩、短小、有味,能让阅卷卷老师“一见钟情”。具体来说,就是语言要美,入题自然快速,不生拉硬扯,不绕弯子,不搞太多的铺垫,不水话连天。曾有阅卷老师说:“开头不着边际的作文别想得高分。”因而文章开头要简明扼要,亮出观点,直奔主题,千万别和阅卷老师玩“捉迷藏”的游戏。此外,排比开头也许是你最喜欢用的方法,但切不可将其奉为“万能开头法”,认为只要背几组排比段,就可以随便套用,包写百题,这只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厌恶,排比段一定要和话题、中心紧密相连,绝不能为排比而排比。开头的方法有很多,由于受时间字数的限制,最好是“开门见山”:或“落笔人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快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人”,挑明论敌谬说。当然,也可以采用“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先叙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诗词谣谚,以之为叙事开端。结尾要像豹尾,干净利索有力。托尔斯泰说:“好的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它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再读一遍。”任何虎头蛇尾、有头没尾的文章,都很难引起阅卷老师的审美情感,很难获取高分。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或照应开头,结构完整;或重申观点,深化主题;或以景结情,意境深远;或留下空白,引人遐想。好的结尾,如干果,耐人咀嚼;如妙曲,余音不绝;如撞钟,引人警醒。要达到这些效果,可以含蓄蕴藉,启人心智;可以首尾呼应,整合一体;可以吟诗作结,涵义隽永;可以提疑质问,发人深思。总之,一句话 “起要美丽,结要响亮。首尾一亮,满堂添彩。”请看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寒风吹暖我的心》:
开头:曾几何时,初出茅庐的影子已悄然消逝,那颗未经雕琢打磨的封闭的心灵也已在时间的洗刷下变得圆润。于是,此时的她,可以敞开平和的心,真挚地说道:“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结尾:家门口,同样的寒冷,但我最终忍不住泪洒大地。因为她们都在,她们哭着站在那里,望着我。寒冷的风再次吹来,吹湿了我的眼,却吹暖了我们的心。
本文之所以获得满分,开头引述材料巧妙,一亮相便获“满堂彩”,结尾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让人感觉到无尽的余味。
7.文体“明”一点。高考作文为了体现开放性,往往不限文体,但不限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考生自我选择擅长的文体。各种文体都有其相对应的写作要求,考生在写作时就要遵循其中的“潜规则”。比如,打算写议论文,一定要用充分的“理”统摄全文,说理要透彻,主要运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若写记叙文,则要有“人”有“事”,语言简洁,叙述生动,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等方式。 平时作文文体不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驴非马,文体模糊。议论文的开头,记叙文的身子。二是表达方式、运用欠妥。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选写议论文的同学身上。议论文举例不能多,每个例子不能超过80个字。很多考生常犯的错误就是用叙述事例代替议论分析,写作时仅提个观点,然后举几个例子就算写成。为了凑字数,有的还对事例详加描述,不知不觉把议论文写成了记叙文。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举例以2—3个为宜,而且要简洁,一般不写细节,对事例不能描述,只能评述。议论文与记叙文的评价标准也有明显的不同:第一,议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记叙文则要求“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情节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畅达,有文采。”显然,主题鲜明的记叙文未必能够得到高分。第二,议论文要求既提出问题,还要分析问题甚至解决问题,而记叙文则不同,能够在文中形象地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也能成为上乘之作。第三,倘若命题形式是材料作文,则写议论文需要交代观点与材料的联系,而记叙文则不明确必交代,而是应该以叙述描写或水到渠成的抒情来暗示主题即可,专门用一段文字交代文章和材料的关系反而会不伦不类,影响最后得分。重庆给材料话题作文“情有独钟”,一篇题为《论国人情有独钟的麻将》的满分议论文,采取反弹琵琶式的立意,批评国人对打麻将情有独钟。这篇文章在写作上,跳出了大多数中学生“四不像”的作文模式,无论是用语还是结构,都具备了议论文的特征:作者从胡适的名言入手,引出论题,针对现实,结合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教训,论述了打麻将在中国历史之久,范围之大,危害之深,“议”中出“理”,“论”中显“力”。另一篇题为《迷人的山村》的记叙文,以淳朴山村的四季变化为线索,对小河,竹林,小草的变化,描写得栩栩如生,同时对四季所包含的内在生命力的变化给予了赞扬:春之柔美,夏之刚烈,秋之收获,冬之蕴藏。描写精细,寓意深刻。这两篇文章之所以得高分,文体鲜明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常言道,文无定法,文亦有法。“优秀之作全是童子功,有文气、有色彩,词语能听见清脆的声音”。上述七个“一点”,只是就今年各地高分作文最能引起阅卷老师注意和兴趣的地方所作的一点总结而已,随文而悟,不一而足,希望能对大家写好考场作文有所帮助。“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只有考前训练多“一点”,作文分数才会高“一点”。
12
     来源:diandian0925  编辑:xiaoxiao@126.com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