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提问的技巧

阅读:126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7/17 14:18:52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课堂提问。自古以来,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忽视。教师要努力树立提问意识,养成提问习惯,培养提问能力,提高提问效果。课堂提问有很深的学问。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能紧扣重、难点,简洁明了,难易适中,恰到好处地提出一些问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这就需要讲究一些策略。下面笔者结合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提问谈一些认识。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
1、通过提问可以提供教学反馈信息
通过教学提问活动,教师和学生可分别从中获得对各自有益的反馈信息,以作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对所教的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探明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全面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反省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或错误等,然后,再根据从提问而得到的反馈信息,灵活地调整后继的教学活动。同时,学生也可能通过答问,从教师那里获得评价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
2、适时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被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所吸引。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并将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认真听讲,提高教学效益。
3、通过提问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加深问题理解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教师的每一次提问,都给学生一次思考的机会。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何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教师的提问应该切中学生的疑惑之处,设置悬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自然而然地深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提问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例如,教师为了提问,忽略了提问的质量,缺乏对学生思维实质性地激发,单纯为了提问而提问,大量的无效提问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其结果必然是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限制主动性的发展。并且,在大多数教师的观念中,对教学提问的认识也有很多误区,如认为提问是一种自然的教学行为,不需要计划;教师提问得越多,学生学到的越多;没有不好的问题;高水平的认知问题激发出高水平的答案等等误区。
二、课堂提问的要求
1、要目的明确,难易数量适中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回答来掌握所学知识;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如果离开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而提问,就变成了形式主义,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
教师的提问,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应该是让绝大部分学生在认真看书、深入思考后才能回答出来,使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问题过难,或脱离书本,学生无法回答,就会望而却步,这样就会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就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过少,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缺少参与教学课堂的机会,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严格控制提问的问题的数量。适当提问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习知识,反之,则不利于学生学习。
2、要启迪思维,讲究实效
少提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多提开放型、思考性问题。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容易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而开放型、思考性问题,要求朝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大量的不同答案,或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的提问应该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马上让学生回答,而是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让全体学生都处于紧张的思维状态之中,等大家思考一番,再让学生回答,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鼓励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要加以肯定,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回答不准确或不正确的,要耐心诱导,启发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切不要厉声指责,讽刺挖苦,特别是有些教师让一些学习、纪律表现不好的同学回答问题,回答不出来,或回答错误,就给予惩罚,以此来维持班级纪律,这样做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拒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信心。
3、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教师的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梯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动脑筋回答问题的机会,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切不要定人而问,不能总是让少数几个好生来回答问题,而剥夺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权利。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难度不同的问题,入选要不拘一格。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点问差等生,以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学提问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启迪,要使人人主动进取,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4.提问后要给予恰当的评价
教师提问学生后,有一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反应。学生回答完成后,不予评价指点,一句坐下,让学生心凉了半截,把学生推向“爱与痛的边缘”,积极性荡然无存。心理学上有一条基本规律,即人的活动是由其结果所调节的。这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所提出过的“效果律”。一个人对他的活动知道与不知道结果,效果是极不相同的。当然,评价绝不是简单地说“很好”、“错了”等,特别是否定性评价,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鼓励中给予纠正。每提问一个学生,都必须通过有效评价,使其有所收获。要让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走,而不要让他们走“迷茫的小路”。要让学生感受置身于“问题”之中的乐趣,在“问”与“答”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觉悟。
     来源:网络  编辑:bingxue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