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一个原则, 四种方法

阅读:264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5/15 15:02:11

 

文言文阅读试题涉及了高中文言文的大多数知识点,综观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以及各单独命题的省市卷,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题型大同小异,无怪乎就是实词解释、虚词辨析、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的理解以及文章文意的理解与赏析之类,再就是2002年新增加的句子翻译题。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试题少(4小题),而且绝大部分以客观题的方式出现,所以掌握答题技巧,迅速排除迷惑项,是做好文言文客观题的关键。

本人结合几年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经验,就常考的四小题文言客观题谈谈自己的解题技巧——一个原则,四种方法。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至于句子翻译题,许多大家已经有很多的见解,本人在此就不再赘言。

原则:

自下而上的原则

做文言文阅读题,首先应对文段用心精读一遍,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关注。文段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有些生疏,可以暂不去管它。我们在大脑中应快速存贮以下信息:文章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官运仕途、从政业绩、人品性格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可以在试卷上圈点勾画),但我们如果做完其他题再考虑“信息筛选题”与“分析概括题”,又必须重读选文,费时费力。同时,“分析概括题”不管是“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错误的只在一小点,换句话说,选择项中绝大部分分析概括的内容都是正确的,这就大大有助于我们理解阅读文段,有助于我们理解解答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信息筛选题时所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境。因此,精读原文之后,接着我们就应该趁热打铁,从后往前做题,这就是所谓的“自下而上”原则。

方法:

1.文言实词题——词性法

解答此题,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除某一干扰项。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帮助解题。

    2001春季京、皖、蒙高考试题: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事,恂恂若不能            始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

B.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惴恐:恐惧

C.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            雨雪:下雪

D.以石,行旅便之             行旅:行走旅游

此题考查实词的理解,解释不正确的是D项。D项中“行旅便之”的“行旅”是行人旅客之意,该是名词,不该是动词“行走旅游”之意。

再如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     省:探望

B.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具以白质    信:使者

C项中“樵”应为名词,指柴草,充当“取”的宾语,而答案却是“打柴”,成了动词,与“取樵”中“取”重复,故错。

2.文言虚词题——代入法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2002年春季全国高考试题: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选入

       怀王不知忠臣,故内惑于郑袖      

B.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

       秦城恐不可得……徒

C.以恪为左辅……为四友

       说也,人常疑之

D.使求

       夷门,见侯生

A组中的第二句出自《屈原列传》,意思为“因为”连词,套到第一句中解释为“于是诸葛恪等人因为(有才能)而被选入”,讲得通,故两个“以”用法和意义相同。B组中的第二句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见”是副词,表被动,解释为“被”,而第一句的“乃见释”解释为“于是放走了他”而“见”在这里相当于代词,指代第三人称“他”,因而两个“见”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C项比较简单,第二句出自《石钟山记》意思为指示代词“这”,代入第一句讲得通,因此两个“是”意义和用法也相同。D项的第二句出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过”是“经过”的意思,将这个意思代入第一句“派人寻找经过的弹丸”似乎也讲得通,但笔者认为此句中的“过”解释为“射过”更好些。通过这样的代入法的运用,我们就可以准确无误地判断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

3.信息筛选题——排除法

⑴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在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选文中出现的人名不止一个,而我们在答题时需要熟悉的仅是题干中的这个人(也可能是两个人,2002年考题中的父子)的行为举止,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主人公来做初步的筛选: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这个人”

所说所做所想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可以排除了。

2004年高考试题(湖北卷):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是( )

    ①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   ②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③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④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贿以美官,使证元忠  ⑤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⑥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小人之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阅读文段中“这个人”为“魏元忠与张氏兄弟”,而③中为太后之所为。⑤为宋璟劝说张说之语,假如得罪被放逐,也比党附邪恶、陷害正义以求苟且偷生好得多。⑥为张说据实回答。这样一来,③⑤⑥的叙述对象与题干中的“这个人”无关,故可排除,一下子就可以确定答案为B

⑵根据关键词也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2004年高考试题(天津卷):

13.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③“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④“率师而行,惟利所在,何节度乎?”  ⑤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⑥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曹操作此评价的依据是曹彰在北征中的言行,关键词在“北征”,而①②③皆为北征之,况且②是曹操批评曹彰的话。由此,可以确定就是D

4..分析概括题——对照法

此类题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照,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注意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是否准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如:2004年高考试题(福建卷)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申屠嘉早年随高帝征战,孝文帝时,旧大臣多已过世,余下的没有合适人选,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窦广国而招来非议,才让申屠嘉当了宰相。

B.申屠嘉为人廉直,不畏权贵。邓通在朝廷上傲慢无礼,皇上对他宠爱有加,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依法斩首。

C.皇上重用晁错,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见却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错过失,奏请皇上惩处,皇上不同意诛杀晁错,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了晁错,回家后吐血而死。

D.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大案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答案B

对照原文,我们可以发现本项的错误有几处,首先邓通“傲慢无礼”,与“皇上对他宠爱有加”位置交换,其次皇上是在邓通向他求救时,才想办法的,而不是袒护在前,再次是“发文叫来邓通”,原文是皇上让邓通去,他才去的,不是直接把邓通叫来的,最后原文没交代邓通被斩首的事。所以B项答案是不正确的。(徐庆添)

     来源:网络|http://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