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高考研究 >  阅读文章

语文:《对接经典重构美文》作文指导

阅读:375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5/15 14:54:24
师:有眼力,这就是援用和化用的区别,原文照搬的引用叫援用,变化之后用叫化用,其实苏轼的也不是原版,他化用了李白的“晴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类似的化用现象还有很多,我们多找几处看看。(板书“援用”“化用”)
生:湖南卷《谈意气》中到中流击水,看时代风光”化用了毛泽东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山东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刺秦》“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化用了《荆柯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
生: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中“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句话就有两处化用,“锦帽貂裘”来自《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矮纸斜行”来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生:这篇作文中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望)忘”也是化用。
师:化用随处可见,那么同援用比较,哪一种更好呢?
生:肯定化用好,现在都讲创新。
生:老师讲韩愈古文运动的时候就说韩愈主张“惟陈言之务去”。
师:有道理。当然,如果不能化用,援用也算不错。
生:我想说另外一方面,就是古诗文材料用得多,文章内容就充实,而且很有说服力。比如2006年重庆卷《走与停》
回顾历史,战国时期的游说家苏秦,第一次游说没有成功,他的嫂子见他没有出息,整天刁难他,但是苏秦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打动国王,一定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于是他忍受哥嫂的刁难,开始“头悬梁,锥刺骨”,后来终于成功游说秦王,成为战国时期伟大的策划家。苏秦在家的隐忍学习,正是人生路上的暂时停顿,这停顿,就好比花儿含苞待放,这停顿,就好比蓄积力量的马儿吃草,这停顿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做的短暂歇息。这停顿,正是为了今后的向前迈进而做的短暂休息。像这样在人生路上行走中善于停顿的人,何止苏秦一个呢?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了兴复大汉天下,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只好屈辱在曹操的兵营中种菜,他的短暂停留就是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是因为他保存实力,才有后来的东山再起。这种停顿是智者的选择。
下文还有苏秦、刘备、屈原、司马迁、嵇康、阮籍、李白,事例丰富,一个个历史文化名人,正反对比,显示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详略得当,观点明确,有很强的说服力。
师:现在谈到经典古诗文对作文材料的影响,我们一起来探讨。(板书“材料”)
生:03年湖北卷《情感-认知-文化》有一段不错。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
作者广泛联想诗词名句,灵活解读,不仅恰倒好处地揭示了文化的内涵,更使得文章本身也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生:06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道理论证特别少,摆脱了一味地理论说教,以事实说话,从诸葛亮、姜太公、韩信到燕昭王、曹操,引经据典,古为今用,选材得当,极具说服力。
生:还有几篇作文选材跟这几篇不同,你们举的几篇都靠材料多取胜,而湖南卷的《箭锋上的友情》只有一则材料,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夸父追日》也是这样。
师:这一个发现有价值,大家可以比较一下,这两类文章在对材料的处理上有什么区别吗?
生:用材料多的都是议论文,只用一则材料的好象都写成了记叙文比如四川卷的《永远的苏武》、山东2002年的《刺秦》、2003年河南卷《陷阱》、2004年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昭君的选择》,它们都是对原来的一则故事进行改编或扩充,就成了一篇文章。
师:这种写法叫故事新编,我记得各位也曾写过故事新编,好象大多数被我否定了,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基本功不够呗!
师:不全对,凭我们有些同学的文字基本功,编个故事完全不成问题。
生:你好象说太玄了,读来云里雾里的。
师:你们还记不记得“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生:我明白了,改编故事不能天马行空,要有生活的真实作基础。
生:《〈孔雀东南飞〉新传》中刘兰芝跑到现代社会来了也真实?
生:它和我们学过的课文《庄周买水》差不多,叫寓言式写法。
     来源:网络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