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巧用“套话”答题

阅读:123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4/24 15:38:50
阅读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表现技巧的鉴赏,最后的复习阶段,要掌握一些文章学知识,以及回答问题时常用的套路,即使用正确的套话,再添加一些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正确答案就出来了。
注意散文的开头结尾
散文的构思多由,而开头常见的几种模式是:一是欲扬先抑;二是先言他事他物,由此引入;三是对比、映衬开端。这几种开头都是巧妙地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有时还具有增添情趣、引起读者兴趣的作用。
问题常设置为文章开头这样写(安排)有什么作用?答题基本可分3步进行:首先说明这是一种什么手法,然后指出这种表现手法的一般作用,最后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当然也有不少文章开头就亮出观点,统摄全篇;也有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散文的结尾。有的照应文题,有的呼应开头,有的点明主旨而深化中心,即所谓的卒章显志。除了注意开头与结尾的方式方法外,在行文段落上,还要审视承上启下(或启下)的过渡句、段的作用,特别要注意文章关节处所具有的引发议论、揭示主旨的作用。
注意散文的修辞手法
现代文阅读经常涉及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引用、反复等,命题者常常结合重要句子的理解对其进行考查。
比喻。如2005年全国卷B《春天的梦》第16题: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它在文中的含义。答出这句话的含义,要结合上下文,透过喻体,审视本义。
拟人。如天津卷《看树》第18题: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这句话。这是一个兼用拟人、比喻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把往事中不愉快的情感说成是褶皱,这是比喻;将风的吹拂说成抚摸,这是将风拟人化,从而将抽象的情感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作者抛开往日的烦恼后平和的心境。
对比和衬托。对比、衬托实际上是作者采用曲笔的方式来含蓄、深刻地表现思想情感。
对比。比如2004年江苏卷《草堂诗魂》的第20题: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结合全文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前一问从表现手法处设问,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些对比可以通过划分层次来明确,共有两大方面6处具体对比。全篇都使用对比,必定和文章的主旨关联,因而好处可表述为: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集中。
衬托。05年广东卷《壶口的黄河》开头偏不写黄河和壶口的黄河,而是写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太湖的水又有点小,以此反衬黄河最有中国味,从而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引用。如《阳台上的遗憾》第20题:文章第5段是否可以不引用张潮的话?为什么?引用手法除丰富文章的内涵使文章增添文学色彩等形式上一般意义的作用外,还能更深刻地揭示中心内容。如懂得这些,结合文本就能答出: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语言的雅趣;失去铺垫仿拟对象;减少遗憾的丰富内涵。
反复。如1998年高考《报秋》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便字和5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反复最一般的作用是通过反复强调突出某个意思,造成某种气势从而起到某种强化作用。造成一种强烈的效果。这里是词语的连续反复,结合文章可知,6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强调时间的飞逝;而5领取的连用,层层铺展,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高考试题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在解这类题时,首先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再思考改变人称的具体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最后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来源:网络  编辑:xiaoxiao@126.com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