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略论新课程下生命课堂的构建

阅读:126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3/15 8:00:27
教育家袁振国先生说过:教育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在这场围绕课程改革而展开的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课堂无疑是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新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也都特别强调地规定: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关注课堂,还课堂本来面貌,构建有活力、有朝气的生命课堂便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构建新课程下的这一理想课堂呢?本文结合自己长期的教科研实践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理论与现实的探讨。
一、构建新课程下生命课堂的必要性:
与传统的教学观照本宣科相对,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的实质定位为生命的实现过程,把课堂教学过程的实现形式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是对传统的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传授知识的一种超越,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凸显出开放性与生成性。在开放的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进行着建构与生成。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与预设性。但是,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舞台。这主要是因为:①教学因素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课堂的开放与生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意向、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带来不确定性。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迫使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关注课程的生成性;②只有开放的对话交流才是真实的交流,才是真正的心灵接触,才能做到实话实说,引起学生心灵的回馈、感悟与交融;③开放与生成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绽放学生生命的本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④旧的沉闷、机械、失去乐趣且令人窒息的传统课堂弊端已经充分暴露,正越来越成为学生个性和创造力养成的桎梏和枷锁;⑤其中最为根本的是社会化的人最终要回到社会中去参与实践,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主力军的真实需要。以上这些因素必然赋予新课程下我们所选择的理想课堂应该是生命课堂。
二、构建新课程下开放生成课堂的途径:
1、领悟新理念,走出传统教学误区。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重结论轻过程,冷落和忽视发展、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极端处理,死记硬背,机械接受,评价标准单一等,弊端甚多。这种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阻碍学生成长,误人子弟。新课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强调,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反对重结论轻过程,重关注学科轻关注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要求教师坚持新的课程理念,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割除和打破课堂是圣地(传经布道的场所)、书场(独角戏)、剧场(预设的表演)、茶馆(无目的的漫谈)、会场(一盘散沙)等传统教学的误区,尽快地把角色置换出来,充分发挥各学科吸引学生的优势资源和独特条件,把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坚持新理念进行创造性教学。
2、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教科书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更不能等同于课程本身。很显然,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实践中决不能把教材当成一种指令、规定、圣经,带着镣铐跳舞,束缚师生的生命力和个性发展,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应站在建设者和创造者的角度上,不拘于教材的文本,联系实际,尽可能地把学生生活素材和给定的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创生为自己活生生的、富有说服力的教材,为服务。教科书在总体上具有普遍性,没有也不可能照顾到各地的差异和实际,但新课程教材却预留有生成和创造的空间,为了更好发挥教科书资源的最大效益,教师应该大胆地对教科书进行增删、调换、重组、整合或者自编。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教科书进行①增删:对那些具有时代性的、特色的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进行补充、更新、完善,也可以通过师生讨论,用活生生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替代那些陌生、遥远、过时、生硬的材料;②调换:对那些不符合本地学生认知水平的或者不很形象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实践经验加以调整、修补、替代,以求更加直观、形象、有趣;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带有情境性的内容,比如写雪、雨景的,可以结合真实的雨雪天,边看边上,效果更佳;③重组:对那些线索性比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重新整理,打破章节的限制,抽取教材中的主线,形成专题;④整合:在重组的基础上用适当的课外的内容去补充、完善、润饰、丰满专题;⑤自编:对那些教科书中滞后的、不合时宜的内容要推倒重来,在保持其原主题的前提下,结合乡土及其他教育资源或自己编写、或与学生共同完成、或与同行协作编写。
3、教学设计要预留空间。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三个方面:认知、能力、思想觉悟。这样的设计简单明了、死板僵硬、内容狭窄,既单一偏狭,更过分地强调地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勿视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兴趣、价值观等育人目标,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不利于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的转变,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有开放的意识、宽阔的视野、前瞻性的眼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设计都要预留空间。所预留的空间要具有①可预见性,不能偏离主题太远,以免课堂完全失去操作;②可行性,不宜过分拔高,也不能简单重复;③可操作性,要符合学生与教师的实际,以学定教,为课程生成打下确实可行的基础。同时,还要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既要着眼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短期的可检测目标,更要着眼隐性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长期的可检测目标;坚持单一与综合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
4、培养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思维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各种学科思维;可以分为正、逆方向思维;也可以分为形象、逻辑、辨证思维等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直线型,教师讲学生听,重知识传授,培养的是或学科或形象或单向思维。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为此,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关系,不能重演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及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传统作法,而应通过激趣、入境、体验、回味、冲突、自我设计和讨论等环节来加以实现,积极追求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达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质疑、好奇、超越等欲望,并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中还要力求原本地再现教材中对经典事件理论描述的思维过程和特点,提供给学生模仿的范本;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灵感与顿悟,让思维的宠儿不能失之交臂;要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捷径教学,创设情景和问题实现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引发多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从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5、发挥教育智慧,善于利用突发事件在传统的计划课堂下,我们的教师惟教案独尊,不敢越教案半步。对于教学过程遇到的一些意外情况,采取的办法是要么把学生毫不客气地训斥一顿;要么自己被气得七窍生烟乱了方寸。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要重新确立教育资源观:教育资源无处不在,瞬间即逝的教育资源尤其宝贵。对于师生交往对话中生成的突发事件,这比较容易处理,也是新课堂所期盼的最佳效果;对于那些由环境等不确定教学因素突然闯入课堂的突发事件,过去,教师一般采用化解、转移、压制等硬办法来消除其对课堂的干扰。新的课堂教学观认为,不管是哪类,它们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利用的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利用好、处理好突发的生成资源,就必须首先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留心学生日常活动和社会的变化动态,尽量占有大量的和合乎实际的现实材料;其次要多读多思,博古通今,厚积薄发,构建与学生讨论、探究、释疑的知识与能力框架;再次要养成冷静、沉着、慎思、善变、笃行等良好的精神修养与意志品质;最后还要学会灵活处理事件、借题发挥的方法,掌握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等技巧,这样才会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良好境界。
总之,生命课堂在于生成与创造,灵性教育在于互动与体验。构建饱满的、富有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生命课堂教学任重而道远,变化而多样,但惟有教师们用心教育,潜心创造,就一定能让课堂成为学生的道德净化、心情放飞、理想展望、思维伸张、个性张扬和创造潜力得到开发的绿色乐园。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ltsuny1969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