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阅读:252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28 13:37:27
新课标中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以探究、合作、启发、讲授、自学、讨论、网络等方式和手段,创建新的课堂模式。建立生态课堂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教学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改变教学方式,设计最优教学过程,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来构建生态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但目前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课堂上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大多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新课标中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以探究、合作、启发、讲授、自学、讨论、网络等方式和手段,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生态教学模式。因此构建生态课堂,是教育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我对生态课堂的理解 
生态的课堂是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课堂上应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做到教师引导点拨与学生自主探究和谐统一,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知识得到积累,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培养。 
三、生态课堂的构建方式 
生态课堂的核心成分是通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互动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教学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改变教学方式,设计最优教学过程,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来构建生态课堂。 
1.创设问题情景,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 
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把能够真正进入学生视界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学生采取有效的探究活动,提出有效的问题假设,通过有效的实验、师生间有效的交流与讨论,得到有效的科学知识,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一节中为分析电解原理,我在采用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后设计如下问题:①通电前溶液中有哪些离子?通电后溶液中离子如何运动?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铜棒上有一层红色的固体析出,说明什么。③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石墨棒上有气泡产生,判断可能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④根据实验事实你能得出哪些离子优先放电?这些质疑式、探究式、递进式问题的设置为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构建了平台,问题层层递进,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探究创设了交流的空间。
 2.改变教学方式,构建互动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生态课堂强调的是教师、学生、环境的和谐统一,而构建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课堂,表达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美好过程。 
例如在高三复习电离平衡时,教师先以醋酸为例与学生讨论了醋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再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提出能使平衡移动的方法,这个问题的讨论为后面的实验探究做了铺垫。教师在小结后给学生提供了相关仪器和药品(0.1 mol/L CH3COOH, 0.1 mol/L HCl,冰醋酸,0.1 mol/L NaOH,0.1 mol/L的CH3COONa,CH3COONH4固体,Zn 粒,PH试纸,酚酞溶液,甲基橙, 蒸馏水,碳棒,直流电源,导线,灯泡),四人一组,分组讨论,书写能确定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各小组交流,评判哪些方案是不妥的,哪些方案是难以实现的,哪些方案是最佳的。这种教学方式突破原有高三知识点的复习方法,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讨论确定弱电解质的方法。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这种教育思想。课堂上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展示了各小组的探究结果,对学生大胆设计与提问予以表扬,又对学生的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师生间的交流产生了共鸣,教学效果好。 
3.设计最优教学过程,开发学生潜能 
化学新课程以更具弹性的课程结构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基础。而建立生态课堂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求,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最优教学过程,不仅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意志及健全人格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合作、对话、探究、反思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挖掘自己的潜能。 
如学习原电池原理时为探究Zn-Cu原电池的的形成,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导入新课(展示水果电池卡片)—感知实验仪器—学生分组演示—观察现象—分组探究原因—各组互相交流讨论—小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演示的实验为: 
(1)分别将Zn片、Cu片放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图I),观察现象。(2)将Cu、Zn联结后,先将Zn片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再将Cu片插入稀硫酸中(图II),观察现象;再在Zn片与Cu间连接一电流计(图III),观察现象。 
(3)Cu、Zn用电流计连接后,将Zn片,Cu分别插入到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中,(图IV)观察现象;再将盐桥插入烧杯中(图V),观察现象。  
  
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学生提供了交流、讨论的空间,而且还唤起了学生的实验意识、思维意识、探究意识,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能学—愿学—乐学—会学”的教学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各小组中成员分工明确,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特长。 
总之生态课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更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只要正确把握好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环境和谐自然,学生的交往环境呈现多边互动状态,构建的生态课堂一定是美丽的。一定能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生命一定能得以充分地舒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