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阅读:401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4 10:25:49
三、情感教育及其实施
目前,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更苦。这种局面,即使对应试教育也是相当不利的。情感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设置这样一个数学环境: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通过与教师主动的情感交流,达到对数学学习的具有主动的和旺盛的学习态度等目的。
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先看两个小实验:
实验一:教师向甲、乙两班分别布置了学习任务,说法、目的要求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他向乙班加了一句话:这节所讲的内容下节课要测验。
实验表明,听到这句话的乙班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测验中凡讲到的内容,基本上都答对了,速度也比较快,而甲班则不如。
实验二:一次数学测验,A、B两个学业差不多的学生都得了52分,教师在班上批评了A生,对B生不但没批评,还表扬他对某道题的解法有独特见解。
实验发现:B以后上数学课兴趣很高,而A生则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待期末考试时,A生得了27分,而B生增加到79分。
两个实验告诉我们:学生的一种随动机所诱发的注意力和情感因素在数学学习中起积极作用。实验一中,实验对象被动地接受了老师“下节课要测验”的要求,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接受是被动的,无法维持较长时间,而且如果经常采用这种方式的话,还可能让学生感到厌倦;实验二中的实验对象B确是从内心被老师的“表扬”所打动,从内心真正喜欢上了数学这门学科,而且这样的情感是能够维持很久,甚至他的一生。
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情感思想目标,借鉴布卢姆情感目标分层原理(接受──反映──价值──组织──性格化),学生的情感发展过程及相对应的情感教育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由低到高的阶段:形成──保持──内化。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到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尤其是差生,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教师应当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在教学中,我对差生从不歧视、讥笑、挖苦,相反,他们有困难,我热忱帮助,他们有进步,我及时表扬,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精城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我曾担任过一个高中班的数学课并兼任该班的班主任,新学生一进校,许多学习习惯都不能跟上老师的要求,而且有的学生还逐渐产生对相关科目的抵触情绪。怎么办呢?我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情感投资”:在教学中教态端庄大方,语言亲切感人;对有进步的学生赞许表扬,对有错误的学生耐心教育,对有困难的学生关心帮助,和他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利用我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都有一些基本功的优势,和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从感情上与我沟通,从而喜欢我的数学课。良好的师生情感为数学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积极性高了,仅半个学期,成绩由开学的年级第四上升到年级第一。随后,我又让其他科任老师也加入到学生的活动行列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充分发挥,使得该班的总体成绩也很快上升至年级第一,高考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不能不说是情感因素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 保持稳定的情感表现
教学活动是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而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互补更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它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培养兴趣呢?首先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比如:用创设情景法讲概念;用发现法、比较法讲性质、法则、公式或定理;用讲讲、练练或议论等方式上习题课或复习课;等等。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生动活泼地学习。
其次是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做一些投影片或教具,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目前已有不少学校装备了电脑教室,有大量的数学教学软件可以让课本上的图形动起来,用动态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图象变换的全过程(如各种函数图象的画法、柱锥台体的割补和旋转变换、圆锥曲线的定义等),甚至可以用交互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趣味,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通过讲解祖冲之研究圆周率、陈景润勇探歌德巴赫猜想、华罗庚自学成才……我国古代“百鸡问题”、“韩信点兵”、“猴子分桃”、“鸡兔同笼”……使学生从一件件数学家的趣闻轶事中获得榜样的力量,从一道道数学趣题中感受到数学还是有血有肉、洋溢着生命气息的肌体,而不是一具干枯僵硬的躯壳。
     来源:网络  编辑:Steph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