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反思

阅读:316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12/14 18:48:17
在进行氯气的教学时,我把氯水性质验证实验改选成探究氯水主要成分的探索性实验:学生可以用的实验药品有:一瓶新制的氯水、酸化的AgNO3溶液、NaHCO3固体、Zn粒、KI淀粉试纸、与有色布条,让学生利用上述药品设计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结果学生设计了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用NaHCO3固体或Zn粒检验H+;用有色布条检验HClO;用KI淀粉试纸检验氯分子。本人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索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二氧化硫和次氯酸的漂白原理相同吗?2、二氧化硫和次氯酸都有漂白性,两者混合使用是否效果更好?学生阅读教材后经过短暂讨论设计以下实验:a、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吕红溶液中,一会儿后再加热;b、将氯气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一会儿后再加热;c、取两个相同的试管都取2ml新制氯水,向一支试管中通入少量的SO2,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品红溶液。在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后学生得出结论:HClO的漂白原理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是永久的、不可逆;SO2则是与有机色素结合成不稳定的亚硫酸盐,加热后会分解可复原;氯水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两者混合后会反应,漂白性反而减弱。在AlOH3性质实验教学中,本人把班上52人分成甲、乙两组带到实验室,甲组完成实验1,往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乙组同学完成实验2,往NaOH溶液中逐渐加入AlCl3溶液,实验后由各组组长总结所观察到的现象及产生现象的原因。经过同学们间的讨论与查阅资料,甲组得出结论: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并随NaOH量增多而增多,最后又关减小至完全消失;原因是:Al3++3OH-=AlOH3OH-+AlOH3=AlO2-+2H2O 乙组得出结论:现象是先无白色沉淀、当氯化铝加入到一定量时才产生白色沉淀至最大量;原因是:Al3++4OH-=AlO2-+2H2OAl3++AlO2-+6H2O =4AlOH3。此时学生对于甲乙的结论感到很困惑,思维处于异常兴奋状态,积极地思考与讨论,急切寻找解惑途径,经过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出一个规律: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时由于操作顺序不同、反应用量不同,反应现象就不同、反应原理就不同。像这样把验证实验“改装”成探索性实验,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让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增强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识。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讲求“过程即结果”,把过程和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地探索、思考、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因此我们一线老师要更新观念,苦练内功,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探索化学世界中的奥妙,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不断地提高自信心,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化学教育实施指南》 华中师大出版社03年9月
2、新课标理念下化学课堂教育的几点思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07年8期
3、《高中化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     东北师大出版社05年6月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