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个体主观之间的某种关系。传统的教学重认知轻情感,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体验,历史教育界更多的是重视历史认知目标的研究,情感目标的制定含糊笼统,对情感目标的评价也有一定难度,结果往往只能以认知目标来代替情感目标的评价。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用布卢姆的话来说,情感目标被“销蚀”掉了。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当前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程的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如下目标:“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1)可见,在当前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会和心灵世界的丰富。而情感教育它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所以,情感教育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挖掘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因素,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用情感教育来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切入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丰富和改善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教育教学的做法。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在历史教科书中,有一些本身就含有显性情感因素的内容,教师必须研究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发掘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并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把它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国家分赃的会议,我让学生在这两次会议里模拟瓜分世界的英、美、法、日和被瓜分的德、中等国。这样学生体验到“弱国无外交”历史教的屈辱感,更深刻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
有些学内容本身并不含有情感因素,这些教学内容怎么处理?教师也应尽可能地从外部赋予它以某些情感色彩,宣染情感气氛,让学生在接受这些教学内容时,也会感受到某些情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处理,我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