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文学手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举隅

阅读:129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8/24 7:47:46

 

说起我国古往今来的历史著作,那可真称得上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多如恒河沙数。这些史书都是后一朝代的人为前一朝代所修,除司马迁的《史记》外,一涉及到当代便全都嘎然而止。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即一个新朝代建立不久,就张罗着给上一个朝代修史,否则就好象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后代似的,于是我们就有幸拥有了大量的史学遗产,号称二十四史。有以年月为经的,叫编年体。有以人物为主的,叫纪传体。有记载历史事件始末的,叫纪事本末体。有专门记叙某一朝代历史的,叫断代史。有贯通古今的,叫通史。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我国究竟有多少史书,知道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更不是所有人都读过这些古籍,读过的,那更是屈指可数。不过话又说回来,但凡是上过十几年学,肚里好歹装了不少墨水的人,对我国史书中的几部佼佼者如《左传》啦《史记》啦《资治通鉴》啦等想必又都不陌生。《左传》的文学价值有:第一是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第二是善于写战事,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写得最出色。第三是行文辞令之美。《史记》的文学价值有:优秀之作都是结构严谨,匠心独运,人物活灵活现,丰富饱满,场面动人,语言简练生动,绘声绘影,夹叙夹议,感情充沛,有强烈的感人力量。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虽没进入文学史,但和《左传》、《史记》一样也有篇章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曹刿论战》出自《左传》,《鸿门宴》出自《史记》,《赤壁之战》则出自《资治通鉴》。《左传》、《史记》、《资治通鉴》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们引人入胜,有极强的可读性。它们之所以有极强的可读性,则是因为它们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其他多如牛毛的史学著作之所以不像《左传》《史记》《资治通鉴》那样广为人知,有口皆碑,不正是因为其在文学性方面略输一筹,稍逊风骚的缘故吗?
在当代人所写的史学论著中,也不乏文采斐然之佳构,如胡绳先生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文笔生动,笔者20年前购得,迄今已拜读多遍,每一次读之都兴味盎然。金克木先生的文章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不信你就读读他发表在《读书》2000年第78两期上的《秦汉历史数学》和第9期上的《倒读历史》。在《倒读历史》中,金先生说:事实上,我以为,我们认识历史是从今到古,从现在推到过去,从记得最清楚的事追到不太清楚的从前的情况,是把现在当作过去的粉底、基调的,是从现代追索和理解古代的,因此历史一成不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却能不断创新。教历史,从三皇、五帝、上古起,遥远、模糊,记不住,和学历史的自然次序不合,所以难记难懂。贯穿今古,纵横中外,由浅入深,娓娓而谈,是金先生一贯的特点,也是他文章好读耐读的奥秘所在。搞文学评论的王晓明先生,堪称鲁迅研究专家。他在《现代中国命运的洞察——读〈呐喊〉》一文中论及中国近现代历史时形象生动,让人耳目一新。他把给中国带来深刻影响的西方对东方的冲击比喻成恰似一场连绵不断的长雨,把整个中国大地浇得透湿。他在描绘近代中国理想和现实的反差时说明明是美好的理想,却变成邪恶的实践;兴冲冲地大步奔向现代化,却一脚踏进了贫困、动乱和四分五裂的深渊。这些比喻都是相当生动而确切的。由美国时代生活公司授权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作者们都是讲述故事的能手,擅长小说笔法,往往从一个具体生动的场景切入,展开对一个时期或人类生存某一侧面的论述。在谈到人类面临全球性环境危机时,作者从美国中部开荒种地造成土地沙漠化开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某一天,一位旅行者驱车穿越美国大平原时看到附近沙丘上有一顶帽子,仔细一看,帽子下露出一个人头。那位旅行者问道:看来你好像遇上了麻烦,让我送你到城里去吧。那个沙丘上的头回答道:谢谢!我可以自己来,我骑着我的马呢!每篇文章都以这样的故事开头,《人类文明史图鉴》不好读才怪!
撰写史学论著要想生动固然少不了文学笔法,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有的老师的课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有的却味同嚼蜡,区别就在于是否在课堂上运用了文学手法。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若干章节为例,谈谈文学手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悬念
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极大影响。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都开始遭到严重破坏,有许多名词都不容易理解,如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怎样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这些概念呢?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达到目的——
问题11844年的一天,有一个英国人乘坐某某号远洋客轮,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要在中国做进出口生意。最初他想在南京设立一个总公司,但南京的中国官员却不准许。请问这是为什么?
问题2、等这位英国商人到了准许开业的某城市后,当地中国官员试图向他收取相当高的关税,他不答应,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最后以中国官员受到上级申斥而收场。请问这又是为什么?
问题3、这位英国人不在中国好好做生意,飞扬跋扈,为非作歹,欺男霸女,最后竟然发展到了杀人放火。按照大清律历,此人当斩,但实际情况却是人家一点事也没有,逍遥法外,悠哉游哉。请问其间的奥秘何在?
问题4、这位英国人继续在中国做生意,又是租土地房屋,又是开医院建教堂,越来越大发。请问他为何有这么多特权?
问题5、英国人可以这么做,法国人、美国人等可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
要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就必须研究《南京条约》开放了哪几个通商口岸。《南京条约》开放的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南京当时并未开放。该英国人想在没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南京做进出口生意,南京官员自然不能也不敢准许。要想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就必须研究《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商进出口货物怎么缴税缴多少税。《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既然要同英国商定,英国商人自然不会同意中国收过高的关税,硬收,哪有不碰钉子之理?要想回答第三个问题,学生就必须研究领事裁判权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在中国犯了罪,中国法律管不着,由罪犯所在国的领事予以裁判,这就是领事裁判权。俗话说得好,大水哪能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胳膊肘子哪能往外拐?领事们不偏袒自己的子民才怪!所以人家在中国才能为所欲为。要想回答第四、五个问题,学生就必须研究片面最惠国待遇。任何一国从中国取得了特权,别国都有权享受,这就是利益均沾,这就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故而该英国人拥有如此多的特权,法国人、美国人也可以这样做。由这五个问题引发的悬念,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吧?
2、反讽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道光帝的儿子咸丰帝创了一个历史之最:割让中国领土给外国的最多的一个皇帝。多少?100多万平方公里呢!你说这是奇耻大辱,我却说此乃丰功伟绩。咸丰帝的有哪些丰功伟绩呢?一曰割地,二曰赔款三曰开放通商口岸,四曰在外国公使进京、外国军舰航行、外国人士传教及准许华工出国等问题都大大满足了外国人的要求。此外,咸丰帝在圆明园被毁问题上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清咸丰十年七月下旬,英法联军屡败清军,兵临通州。清帝竟在兵败如山倒之际,用偷袭手段,绑架入通州进行停战谈判的和随团采访的《泰晤士报》记者等一行39人,内有英人26名、法人10名,送往京师刑部,关进天牢。次日,英使参赞威妥玛赶到通州,要求释放人质。再过两天,联军得知已有3名人质被杀死,立即进攻北京。咸丰扔下圆明园,一溜烟北奔承德,当然没有忘记带上他的后妃和宠臣,却似乎忘记交代北锁禁在天牢里的人质如何处理。谁都知道满清的刑部监狱多么可怕,由皇帝钦命锁禁的囚犯,每日少挨几顿拷打,就算幸运。那班英法外交官员和记者们,被投入比但丁《神曲》描绘的地狱还要恐怖的大清天牢,经受煎熬,不经炼狱便超升天国,不待说大有人在。在短短25天里,就有17人在天牢中被折磨致死。额尔金闻知人质已死去大半,首先死于天牢的竟是《泰晤士报》记者,他意识到麻烦来了。作为英内阁任命的对华战争全权专使,额尔金没能保护外交官员和新闻界著名记者的生命,他怎向女王政府和公众舆论交代?不消说额尔金必须向英国议会和媒体表明他已对清朝皇帝的野蛮行为实施报复。皇帝绑架虐杀英法人质的命令都是在圆明园发出的,而圆明园在西方世界是非常著名的。无论是为了报复清帝绑架虐杀人质,还是为了掩饰英军劫掠清帝离宫别院的行为,额尔金坚持将它摧毁。因而额尔金不顾法国公使葛罗的反建议——拆毁北京城内部分宫殿而保存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圆明园,而命英军焚毁圆明园。火烧圆明园是对文明的破坏,纵火者堪称文明恶棍,但一手制造人质事件而给纵火者提供口实的那个咸丰皇帝,心愚而愎,计蠢而毒,竟拿都城居民身家性命作赌注,结果玩火自焚。(朱维铮《火烧圆明园之前的事》,2002年第10期)实际上,引狼入室的不正是他吗?那么,成就咸丰帝伟业的原因是我们呢?一是英法联合发动战争。没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咸丰帝想丧权辱国也没机会呀!二是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在进行。如果说外国侵略对清朝皇帝来说是皮肤病,那么农民起义就是心脏病无疑。孰轻孰重,咸丰帝把握得准着呢。所以忍辱负重,不惜民族利益的受损,好腾出手来镇压太平天国。不用说,咸丰帝伟业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福音,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就是硕果之一。用此反讽手段,对教材进行陌生化处理,应该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的。
3、谐噱
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写过许多小说,如《三寸金莲》、《神鞭》等。《三寸金莲》说的是我国古代妇女裹足的事,《神鞭》则和义和团运动有关了。话说天津有一个人叫傻二,除了长着一根乌黑油光的大辫子,没有什么别的惹眼之处。清军入关的时候,给汉人指出了两条路,要么留发,要么留头,想要头就乖乖地留发,不留发也别想留头。俗话说的好,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就这么的,汉人的头发就留起来了,傻二自然也不例外。留辫子就留辫子好了,这有什么好写的?人家傻二的辫子可不是一般的辫子,而是神鞭。怎么个神法?会打人,而且是自动的。只要傻二有了要和某人较量一下的念头,这辫子就立马出手,而且无往而不胜。只因有了这根神鞭,傻二后来参加了一个运动,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个运动引发了一场战争,傻二的神鞭被战争的炮火所击断,再也神不起来了。傻二参加的运动是什么运动?这个运动引发的战争是什么战争?神鞭为何神不起来了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学习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统帅一共有两个:英国人西摩尔和德国人瓦德西。这两个人物怎么才能让学生记得牢忘不了?可以设计一个场景。话说有一个叫西摩尔的人,学习工作非常努力和刻苦,到食堂就餐时经常迟到。食堂的汤有内容是不假,肉啦,菜叶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要想在汤里找到这些内容,必须按时甚至提前往食堂跑,否则就只能喝清汤。西摩尔就餐经常迟到,等到他喝汤时,负责打饭的师傅已经舀不到稠的了,再瓦有无济于事,瓦的只有稀的了。这不就是瓦德西吗?于是,西摩尔、瓦德西这两个历史人物就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一时半会不会忘却了。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设计了这么一个场景:说是有那么一个小乌龟在爬山,尽管山不好爬,但它还是一爬一爬地,最终爬到山顶上去了。连如此伟人都可以用谐噱的办法强化记忆,对侵略头子西摩尔瓦德西自然也不妨照此办理。在这个地方花费上一两分钟,多说几句话,效果总比一略而过要好上一些吧?
   4、比喻
比喻在文学创作中是运用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大有用武之地。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都如饿虎扑食一般向中国袭来,简直是群魔乱舞。对此,当时就有爱国志士画了一幅《时局图》,把这些国家分别用不同的动物来比拟:俄国熊、英国虎、法国蛙、德国肠(蛇?)、日本鬼、美国鹰,十分形象和贴切,在教学中完全可以为我所用。拿破仑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中国是头睡蛳,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蛳,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蛳逐步醒来,就像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歌所唱的那样:国人渐已醒。这样在学习戊戌变法时就不妨以渐已醒的睡狮来比喻当时的中国。戊戌变法之后就是辛亥革命了。如果把辛亥革命的兴起比喻为风起于青萍之末,把辛亥革命的发展比喻为山雨欲来风满楼,把辛亥革命的高潮比喻为黑云压城城欲摧,把辛亥革命的结局比喻为今日尘埃终落定,效果肯定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同样,对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用比喻法教学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问候别人和被别人问候。在众多问候语中,祝你美梦成真是相当普通的一句。美梦成真前边之所以加上祝你二字,是因为美梦往往成不了真,所以要祝。有两个故事能证明这一观点。故事一:有那么一个人,有一天在一棵大槐树下睡觉,忽然发现自己到了一个王国。这个国家待他为上宾,而且让他当官,当的是南柯太守。谁知官瘾尚未过足,梦就醒了,发现自己睡觉的那棵大槐树底下有一个大蚂蚁洞,刚才他就是在这个大蚂蚁洞里当的南柯太守。故事二:有那么一个书生,进京去赶考,投宿一家客店,让店主给他烧黄米饭吃。趁烧黄米饭的这个间隙,书生也是睡了一觉,梦见自己中了状元,当了大官,谁知也是官瘾没有过足就醒了,一看,店家的黄米饭还没做好呢。这就是一枕梦黄粱的故事,极言其美梦之短,难以成真。由这两个故事,我不禁想到了袁世凯。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还不满足,竟想当什么正式大总统,乃至于最后竟然称帝,做的何尝不是美梦呢?结果怎么着?仅仅当了83天皇帝就呜呼哀哉了,真可谓也是一枕梦黄粱。人之所以做梦,是原因入睡。人之所以要睡觉,要么是由于疲倦,要么是由于喝醉了酒。关于醉酒,有一首打油诗: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扶墙走,五两六两我不走墙走,七两八两墙不走我走。在酒场上,主动喝的酒鬼肯定不乏其人,但这样的人不是太多,更多的人都是自己能不喝就不喝,劝别人喝,把别人灌醉那才是本事。劝酒就是强加于人的合法化、合理化和和情化。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条古训在酒桌上被废止了,代之以将己之欲,亦施与人。把欢乐变成痛苦,被灌醉了的人会痛苦地看到劝酒者的欢乐;把享受变成牺牲,口腹之福变成了为了他人的面子而舍弃了自己的胃口;把接收变成了付出,本来是接受美食的快感却变成了肠胃的受难。对于不善饮酒和不胜酒力者,劝酒之举几乎就是公开的强奸’——强加于意志的暴力。然而,多少年来,在酒桌上人们却乐于睁大眼睛面对这种强暴。(叶延滨《长嗟短叹》,《随笔》2001年第2期)对人来说,喝酒喝到一定程度,觉得飘飘欲仙,感觉好极了,权力掌握到一定程度,前呼后拥,颐指气使,多威风多气派,感觉肯定更好。由此看来,权力何尝不是一樽美酒,如果喝过了量,那比喝真酒还醉人呢!不过和喝真酒有一点不同的是,喝真酒是被动地喝,喝权力这樽美酒却是抢着喝,你争我夺,不择手段,能买就买,能骗就骗,能求就求,能抢就抢,能文就文,能武就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袁世凯是怎么把最高权力这樽美酒捞到手的呢?答曰:一靠耍阴谋,二靠拳头硬。北洋军阀统治建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袁世凯排斥异己(唐绍仪)刺杀对手(宋教仁)镇压革命(二次革命)大权独揽终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称帝的过程。先是从临时大总统当上正式大总统,再是从正式大总统当上终身大总统,最后从终身大总统当上了中华帝国的皇帝。梦做的是太美了,没想到他的美梦激起了人们的反对,护国运动因此发生,到头来搞的众叛亲离,被迫取消了帝制,落了个噩梦一场。把袁世凯称帝的过程描述为喝酒和做梦的过程,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学生能较为顺利地接受,应该说一个可取的思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称之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春天一般很少打雷,如果在这样的积季节里平地响起了一声春雷,那是颇令人振奋的。新文化运动不就是这样的一声春雷吗?古代两军交战,进军的时候总是以鼓声为号。这样的鼓我们叫它为战鼓。击鼓的人我们叫他为鼓手。古往今来,鼓的用途决不止于交战。古代谁若有冤屈,到衙门告状,要击鼓鸣冤。当要庆祝什么的时候,我们往往敲锣打鼓。新文化运动我们叫它是春雷,而在这声春雷过后,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又响起了阵阵战鼓。这鼓是当时的青年学生率先敲响的,接着就是工人阶级唱主角。如此比喻,五四运动不就栩栩如生如在目前了吗?
5、拟人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处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历史夹缝之中,步履维艰,被我们形容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如果把其比拟为一个人的话,这不是典型的弱智儿童吗?因此在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时,以一个弱智儿童的自述为题总揽之,不失为一种新鲜的创意。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一个相当重要也相当不容易讲生动的的历史事件。不过如果把国共两党比拟为一对正在搞对象的青年男女,以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史为题,问题立马就迎刃而解了。以前不说也罢,反正现在的婚姻大事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另外本人再看看,成就成,不成拉倒。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这是父母之命。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此乃媒妁之言。在中国共产党眼中,当时的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民主派,而且在南方有自己的根据地,相当于现在的男方有房子,条件相当不错,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孙中山眼中,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集中了社会的优秀分子,如果和其联姻,无疑能为国民党注入新鲜血液。你看着我不错,我看着你很好,一见钟情,一拍即合,这叫相见恨晚。接下来,自然就是喜结量缘了。过了蜜月期,各自的弱点逐渐暴露,矛盾日渐严重,裂痕日渐扩大,一开始是唇枪舌剑,再后来是拳脚相加,最后自然就是分道扬镳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是这么一个过程,起初合作得很好,又是建立黄埔军校,又是东征陈炯明,又是北伐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可后来就不行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合作无可挽回地破裂了。如此处理,学生接受和理解起来就应该不算太难了。
     来源:本站|  编辑:huafutuo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