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第八专题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研练

阅读:197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8/24 18:56:06
高考航标
本单元内容在哲学高考中十分重要。2010年主要考查了实践的特征、实践和认识关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等考点。题型有选择题,也有论述题。在2011年高考备考中,要狠抓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分析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作用;运用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民生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运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说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分析先进典型和反面典型。
重点全解
本单元专题的基本线索是:实践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群众实践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世界观境界和人生观境界。
重点1 全面地把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整个认识论的基础。(1)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3)实践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反之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调研1 (2010广东,3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前一句出自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他认为,纸上谈兵的学问不是真学问,只有经历过实践历练出来的才是真学问、真本事。故前一句片面强调实践。后一句“将学全看在读上”,则片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调研2 (2010全国新课标,2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而实践提供的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故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④说法绝对化,木星探测实践能否如期成功取决于能否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调研3 (2010江苏,2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解析 B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题干表明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此相同的是B项。A项表明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项表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项表明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调研4 (2010安徽,38)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管的建筑和装饰大量采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广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低碳世博”。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
解析 本题以上海世博会为背景,考查运用实践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实践的特征、实践的决定作用有密切的关系。答好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实践观点的内容,准确理解试题内容的实质。
答案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选择“走进世博、聚焦安徽”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文化世博”、“低碳世博”的认识来源于探究活动,对世博会的认识在探究活动中又得到了深化。
【重点攻略】
(1)正确理解实践特征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坚持实践问题上的唯物论,坚持实践的能动性就是坚持实践问题上的辩证法。
(2)通过比较辨析正确地把握实践标准
首先,要弄清实践标准与科学理论的关系。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具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实践的结果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作用,但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它不具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特征。科学理论也要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其二,要弄清“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哲学上讲的“实践标准”是指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哲学上讲的“实践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基础,而“生产力标准”是其具体运用,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才能更好地坚持“实践标准”。其三,要弄清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一方面,任何认识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才是真理。这体现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同时实践的发展决定了实践标准也是变化的,认识要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体现了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3)注意几个易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二者具有一致性,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回答的是认识来自哪里,后者是回答认识怎样发展的,从动态角度研究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任务就算完成了。而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认识的来源和获得知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获得知识除了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之外,还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重点2 正确地理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维护人民利益的哲学依据。(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2)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坚持同群众实践相结合,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调研1 (2010年广东,35)温家宝指出,2010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要努力工作解决好民生问题,故A项符合题意。其它三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调研2 (2010安徽,7)为了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①④符合题意,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坚持群众观点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②是唯物主义观点,③是认识论观点,不符合题意。
【重点攻略】
用串联的方法把握人民群众的地位
实践——实践主体——人民群众地位——同群众实践相结合——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而人民群众又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因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这一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坚持同群众实践相结合,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重点3 辩证地理解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两项基本内容。(1)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调研 (2010江苏,24)为了推动群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解析 “双百”人物的优异表现,说明树立了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A项错在“决定”上,理想属于社会意识范畴;B项的表述错误,混淆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D项表述不准确、不完整。
【重点攻略】
探密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
世界观是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对于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则是断定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为人生观提供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和应用。人生观对世界观也有一定影响。世界观也是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观也影响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社会整体出发,去评价事物对人的意义,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分析人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难点速通
难点 正确理解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实践不仅在认识论具有决定性地位,也是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的根本保证。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们在实践中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才能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世界观境界。同时人的实践活动又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们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人生观境界。
调研 (2010江苏,33)“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生价值实现的理解能力。对联告诫人们不要只考虑个人,应为大众办事,从人生价值的角度看,C项符合题意。
【攻关妙招】
牢牢地抓住实践这一主线
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世界观境界和人生观境界。①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离不开实践。②无论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实践。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强化闯关
1.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我国2011—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蓝图。这体现了实践是
A.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是具有能动创造性的活动
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客观和主体是客观的
C.社会历史性活动,是在一定条件和关系中发生的
D.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与这一名言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近来,中央高层密集到国内省区市,就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行考察调研和动员。北至吉林、南达海南、东抵浙江、西赴新疆,几乎遍布东中西重要经济带。而在考察调研过程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被多次提及。体现了认识论的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4.温家宝总理掷地有声地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其哲学依据是
①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正确价值观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近日正式出台。今后,人才将被放在发展的最优先位置,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强调人才重要性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改造世界的主要力量 ②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③实践为人类所特有,是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全球正研发洁净安全的新能源以应付石油短缺和暖化危机。月壤中特有的氦-3能源是人类未来可长期使用的清洁、高效、安全而廉价的新型核聚变燃料,人类正在尝试开发这种能源。这表明
A.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改造和利用自然
B.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能够改造自然
C.认识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D.人类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7.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和儿童的节粮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农业生产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生产的艰难。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青年学生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②学生在实践中培育节约用粮意识 ③有效提高农民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 ④学生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8.倍受全国关注的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市高院作出被告人文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裁定。文强犯罪的重要主观原因是
①放松主观世界改造,没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②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 ③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拜金主义严重 ④社会风气不好,对其产生了消极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9.“人与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单纯是一种适应关系,而更主要的是一种改造关系。人在自己的活动中既改变了外部环境,也改变了自己的活动。”这一论述所阐述的是
A.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B.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关系
C.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关系
10.在玉树的许多党员干部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仍然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们用忘我的劳动来驱散内心的痛苦,用对群众的救助来弥合失去亲人的创伤。他们的先进事迹表明学科网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③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④在实践中就能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学科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学科网
11.2010年6月26日温家宝总理来到浙江大学看望大学生,勉励同学们要大胆求知,务求实学,不骛虚声、不求虚名,以科学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这要求青年学生
①要重视学习,因为科学理论具有指导作用 ②要有科学态度,因为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③要重视实际,因为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科④要务求实学,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2.2010年5月21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共组织部长李源潮的《领导机关的干部要从基层来要到基层去》一文。这告诫人们学科网
①一切真知都是来源于实践的 ②来自群众实践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科网③要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学科网④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学科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学科网
13.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这要求领导干部
①必须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要创造出前人不曾创造过的辉煌业绩 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0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创先争优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办顺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做稳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好事,使活动成果体现在人民群众得实惠上,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蓬勃发展。目前,全党同志奋发有为、敢做善成,在创先争优中再创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胡锦涛总书记的上述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请加以分析说明。
1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做德艺双馨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家”一文中中指出:学习吴冠中,就是要学习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艺术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沃土之中,把最好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人民的高尚品格。吴冠中主张艺术家要关注现实、关注群众,注重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认为“绘画作品脱离了群众,犹如断了线的风筝”。
吴冠中在艺术创造中积极投身伟大实践,贴近群众,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主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2011——2015年还未到来,我们就其规划蓝图,这说明实践是有意识性和目的活动。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在试题中没有直接体现;D项具有片面性,实践活动不都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2.B 登高山才知天之高也,与“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一致的,都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A、C、D项都强调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与题干的内容不相吻合。
3.D 中央领导深入基层调研,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基础这一认识论重要观点。A、B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项属于唯物论观点,都不符合题意。
4.C 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体现了尊重人民群众的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②③正确。①没有弄清社会意识的正确与否对社会存在的作用是不同的;④强调人生的价值,与试题角度不符。
5.C ①②④分别从实践主体、实践活动、主观能动性等不同角度,正确说明了重视人才的哲学依据。③只强调“改造自然界”是不全面的,还包括改造社会。
6.D 人类正在尝试开发新能源,表明人类在实践中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A、B、C项表述不准确。
7.B 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农民,感受粮食生产的艰难,符合实践决定认识,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观点,①②正确。③④不是试题内容强调的主要角度。
8.A 文强犯罪的主观原因,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和理想观有关,①②③是正确选项。④强调客观原因,不符合试题的角度。
9.D 改变外部环境和改变自己的关系,与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关系是一致的。其他选项不确切。
10.A ①②③分别从人生真正价值、群众的利益、个人与社会统一等不同角度,正确说明了题干内容,都是正确的。④与试题角度不符,表述不完全恰当。
11.B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其中有重视科学理论作用、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重视实践等方面内容,①②③④都是可选的。
12.C 深入基层,就是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与①③④的观点是吻合的,②表述不恰当,群众的意见不都是正确的。
13.C 树立正确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维护人民利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①③④正确,②不能断定是正确的“三观”。
14解析 本题以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为背景,考查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维护人民利益与尊重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实践标准有一定关系。答好本题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提取信息,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
答案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积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正确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创先争优中再创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体现了上述观点。
15解析 本题以学习吴寇中事迹为背景,考查实践决定作用和人民群众历史地位方面知识。吴冠中投身伟大实践主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贴近群众主要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 (1)吴冠中积极投身伟大实践,注重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扩展和推移认识。
(2)吴冠中积极贴近群众,让艺术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沃土之中,把最好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人民的高尚品格,体现了尊重人民群众这一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
     来源:  编辑:liuzuomi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