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阅读:72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8/24 11:24:48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新课标准的要求,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注重对教材中创新因素的挖掘,教学情景的设置,质疑设问的启迪,建立适时评价体系,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左右脑协同活动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创新人才的产生关键在于教育。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或群体)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和新的改进方案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新颖独特是它的本质特征。创新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三个方面。在这三个中,创新思维是关键。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有独特优势。
  1.历史教材为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了平台
首先,在历史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创新教育素材。例如张衡、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詹天佑等都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人物,可以了解这些人物的创新能力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创新动力、条件和环境如何,再对比自己缺少了他们身上的哪些创新因素,如何使自己也具有他们身上的创新因素。
其次,按新课程要求所编的教材,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以“人教版新编《中国历史》”七年级实验教材为例,教材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此外还设立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在每一单元后面设置了“活动课”等板块。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畅游知识的海洋,创新意识被不断激发,创新思维被无限开发,这些栏目的设置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创设情景,激发创新思维
教育学家跨美纽斯曾说:“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此,我认为要做到几多: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动手、参观的机会。比如:在讲述中国人类起源的时候,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图片,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就自然会联想起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状况。
3.质疑设问,启迪创新思维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将历史事件放在多角度思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前提,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质疑,敢于求异。在设问时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使问题的设计具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有人认为,鸦片战争中,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查办,或者有许多像林则徐似的民族英雄奋起抵抗,中国可以打败英国侵略者,鸦片战争能获得胜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请阐明你的观点。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想方设法去解开这些疑问。在讲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这样的层层质疑中不仅轻松地理解了“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被打败”这一难点,而且还得出了腐朽的封建制度战胜不了先进资本主义制度的道理,从而进一步认识了落后就要挨打,强国才能御侮的历史结论。

  附件大小:250K  附件下载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zywcoo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