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第二专题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研练

阅读:222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8/23 19:12:47
高考航标
本单元在哲学高考中居于重要地位,2010年主要考查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事物变化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题型有选择题,也有论述题。在2011年的高考备考中,仍然要关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和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运用联系方面观点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坚持自主创新进的重要性。运用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分析说明气候问题、战胜自然灾害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重点全解
本单元专题复习,要紧紧抓住“联系”、“发展”和“规律”三大问题,然后通过提纲挈领的方法加以掌握。
重点1 全面把握联系的普遍性
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的状态。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要着重掌握联系的概念和特征。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注意掌握联系的四性:普遍性——客观性——因果性——整体性。(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4)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调研1 (2010江苏,30)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促进长江三角地区发展,是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体现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①④符合题意。②观点片面,还有经济、法律手段;③与试题的角度相悖。
调研2 (2010海南,202006年以来全球有数十亿蜂群死亡,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收成。研究发现,导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为增产而滥用杀虫剂是主要原因。从联系的观点看,上述事例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②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事物原有的联系 ③人 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④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滥用杀虫剂导致蜂群大量死亡,反映了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变化的,必须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联系,①④正确。事物原有的联系是可以在实践作用下改变的,人为联系也有其客观基础,②③表述不准确。
【重点攻略】
比较辨析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的关系
①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但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因为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②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坚持世界客观性的必然要求,是联系普遍性和条件性、多样性形成的基础。③联系的条件性是指联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就必然承认联系的条件性,没有一定的条件就不存在任何联系。④联系的多样性是指联系的复杂性。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的,而且是有条件的、多样的,构成了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2)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基本观点分析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必然承认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同时,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可以利用已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但人们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重点2 正确地把握运动和发展
发展是世界存在的状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1)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调研1 (2010福建,36)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A “北极熊减肥”现象体现的是根据气候变化,主动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体现的是事物的运动和联系的条件性,①③符合。②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调研2 (2010江苏,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解析 A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的是事物的运动的绝对性。B项强调的是发展,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项与题意不符。
调研3 (2010天津,10)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解析 A 毛竹5年地面看不见生长,但在地下生长,它钻出地面后的快速增长,体现了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C、D项与题意不符。
调研4 (2010海南,22)某公司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对绣花鞋的面料、款式、花色进行大胆创新,凸显龙凤、鸳鸯、梅、兰、竹、菊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产品大受欢迎,远销10多个国家,把小小的绣花鞋做成了大产业。该公司的 成功表明
①观念创新创造了传统文化的新价值 ②技术创新是实现事物价值的重要途径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事物价值变化的前提 ④事 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人的需要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B 对绣花鞋进行创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但这种创新是建立在事物多种联系基础上的,②③正确。①④表述不准确,夸大了主观的作用。
【重点攻略】
破解承认相对静止与反对静止观点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承认相对静止,即在坚持事物运动的基础上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静止的观点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动的,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有事物数量的变化,而没有事物质的变化。承认相对静止有利于正确地认识性质和推动事物的发展。而静止观点则会阻碍事物的创新与发展。
重点3 辩证地把握事物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就是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问题主要应掌握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2)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的统一。
调研1 (2010浙江,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世界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C 人之所以能预测未来,是因为世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故①③正确。②④的说法过于绝对化。
调研2 (2010全国新课标,39)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解析 这是一道以简答题形式出现的辨析题。对错交织在一起,需要具体分析。要紧紧围绕“合理性”和“严谨性”进行论证。其合理性就在于经济不景气时,文化产业确实有了一定发展。同时又不是严谨的,还没有上升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答好本题的关键是牢牢抓住“合理性”和“严谨性”两大关键词。
答案 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的规律,是不严谨的。
调研3 (2010江苏,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解析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执政能力。一是要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二是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正确回答问题的关键是把握这样一条线索:学习型政党——执政能力——制定正确方针政策——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
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重点攻略】
(1)解密规律中的固有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的关系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固有的联系是指这种联系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事物的,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是指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是指事物变化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一种联系。②这三种联系都是客观的,是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规律离开了固有联系,就会变成主观臆造的东西;规律离开本质联系,就可能会归结为外部、现象的东西。规律离开必然联系,就可能会变成偶然的不确定的东西。事物固有的联系不一定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可能是事物的现象和偶然的联系。事物的必然联系不一定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可能是事物现象的联系。也不能笼统地说事物的本质联系就是规律,只有当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同时又是事物的固有联系和必然联系时,才能成为事物的规律。
(2)破解规律与联系、现象、定律(规则)的关系
①规律与联系的关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只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才是规律。②规律与现象的关系:规律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现象是规律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人的感官可以把握的。③规律与定律的关系:规律定义(略)。定律是各门具体科学及其规律的概括和总结;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定律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对规律的反映。定律与规律是客观与主观、被反映与反映的关系。定律会随着对规律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3)唯物主义为我们描绘的物质世界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整个世界就是有规律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就必然承认作为客观世界固有的运动和规律的客观性。
难点速通
难点1 深度理解事物联系、规律的客观性
联系和规律的客观性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社会联系和规律的客观性更不理解,或者把联系和规律的客观性理解为永恒性,把联系和规律的客观性和可利用性对立起来。联系是客观的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而联系和规律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就必然承认联系和规律的客观性。体现了唯物主义物质观、联系观和规律观的一致性。
调研1 (2010全国新课标,2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②③正确。①错误,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④不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需要发挥主观能动,而非强调联系客观性的制约。
调研2 (2010北京,38)你熟悉互联网,但你了解物联网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感受奇妙的物联网世界吧。
(1)如图11所示,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物联网,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联系的新图景。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同,物联网实现的联系是一种什么联系?
(2分)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联系方面的基础知识,需要明确联系有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有事物的联系,懂得联系的客观性与创造新的具体联系的关系。
答案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②这种联系是人们按照实践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起来的。
【攻关妙招】
点拨事物联系、规律客观性的迷津
(1)社会联系和社会规律也是客观的。社会联系和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意识与活动,但它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若做出社会某种改变,必须利用已有的社会联系和规律,而不是随意改变。
(2)联系和规律的客观性不等于具有永恒性。联系和规律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但也必然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当原有的条件不存在的时候,原有的联系和规律就不存在、不起作用了,在新的条件下,又会有新的联系和规律存在、在起作用。人可以根据客观事物已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比如修建青藏铁路和三峡工程等。
难点2 在比较辨析中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个问题,只有通过比较辨析,才能准确地理解发展的实质。运动作为物质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变化。而变化则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上升和下降、向前和后退、进步和落后,新旧事物的较量过程。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调研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都是发展的。能够体现事物发展的是
①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②新陈代谢、吐故纳新 ③斗转星移、海陆变迁 ④讨伐时弊、改革旧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新陈代谢、改革旧制,体现了事物向前、向上的趋势,体现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属于发展的范畴,②④正确,①③属于运动或变化的范畴。
【攻关妙招】
辨识扑朔迷离的新事物和旧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主要看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力量的强弱、发展的快慢、成熟和完善与不,都不是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新事物力量可能比较弱小,发展速度可能较慢,或者存在某种缺陷,也是必然的。
强化闯关
1.“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然而由于今年广西遭遇50年一遇的干旱,漓江水位持续下降,漓江河床大面积裸露,昔日秀美的漓江水景难觅踪影,旅游业因此受到影响。这体现了
A.事物联系是多样的,单一联系是不存在的
B.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可人为改变的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静止事物是不存在的
2近年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出现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维持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我国之所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因为它
坚持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损害他国利益最终会损害本国的利益 ②割裂了事物的联系,有悖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③重视内因的作用,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国际竞争的地位 ④坚持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没有看到世界各国经济是必然发展的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3.我国已成为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的外来物种已有400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达100余种,直接经济损失至少500多亿元,我们必须加以防范。其哲学启示是
①把握因果联系,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②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意识是能动的,要不断提高凌驾自然之上的能力和水平 ④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利用规律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在抗灾救灾斗争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救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说明
①要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从而防止各种灾害的发生 ②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预防灾害的物质和精神准备 ④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温家宝总理2010年7月16日在中德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体现了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事物变化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④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②③        B.②④         C        D.③④
6.“低碳经济”等新概念频频提及,并逐步步入实践阶段,“低碳”时代已呼之欲出。有关专家指出,低碳经济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有可能会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这一认识
①是基于实践并得到实践证明的真理 ②是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做出的准确预测 ③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影响 ④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了事物的成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这一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
①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③事物是发展的,不要重复别人做的事情 ④既要坚持继承传统,又要坚持与时俱进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8.词坛名家乔羽在个人文集的跋中,只写了两句: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乔羽写作不为商业化、时尚化所左右,始终表达的是人民大众的心声,《我的祖国》、《一条大河》《让我们荡起双桨》早已深入人心,不慕时尚成经典,不慕时尚成不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艺术创作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
B.艺术创作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
C.艺术创作的规律性是不能变化的
D.艺术创作具有自身的规律性
9.全球高山冰川正在消融,连同格陵兰岛上的北极海冰和冰帽一起消融;干旱炙烤着美国西南部、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美洲不断遭受强热带风暴的袭击。这些灾难与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有着直接的联系,最终将危及到数十亿人的生命和生计。这深刻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要受到惩罚
B.规律是事物固有的经常的必然的联系
C.人们在客观规律的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规律是永恒的,是不可能发生变化的
10从沱江纯氨氮泄漏、太湖爆发蓝藻、松花江因双苯厂爆炸遭污染,到被紫金矿业污染的汀江,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人为因素是其罪魁祸首。这充分说明
①事物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 ②自然规律是客观的,是难以把握的 ③因果联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1.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这要求我们
①坚持发展的观点,促进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类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③增强改造自然能力,加速对自然利用的进程 ④坚持联系观点,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再到“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的大字标语,在海外装饰大厦树立起来后,不仅成为深圳华强北的象征,更被全体深圳人认可,成为这座年轻城市下一个30年发展的新动力。
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相关观点评析“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
13.2010年7月20日8时,三峡入库流量达到每秒7万立方米。通过科学调度,三峡水库下泄流量控制在每秒4万立方米,有效地减轻了长江下游的防汛压力。2010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已发生多次洪水过程。防汛、气象、水文、交通、国土等有关部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沿江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周密安排,科学调度,有效运用长江干支流水库、堤防等防洪措施,充分发挥了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由于干旱,导致漓江水景难觅,旅游业因此受到影响,体现了事物是相互联系的。A、B项后半句都有不确切的地方;D项没有直接体现。
2.C 贸易保护主义在哲学上看,是用片面和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没有正确对待本国利益与它国利益的关系,是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背道而驰的。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不准确;④中的后半句没有直接体现。
3.C 本题以外来物种入侵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①④项分别从因果联系、利用规律等方面,说明了如何吸取上述问题的教训,更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②与试题的角度不符;③项错在“凌驾自然之上”,这样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B 对灾害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体现了对事物要有预见性,要充分做好准备,预防和减少灾害的损失,与②③是直接吻合的。①错在“防止”上;④也不够确切,仅仅思想上重视是不够的。
5.A 本题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为背景,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变化发展等方面知识。宏观调控政策既要稳定又要调整,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要研究新情况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③可选。①④在试题内容中没有直接体现。
6.C 有关专家的认识,看到了低碳经济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会带来一系列变化,坚持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③④正确。而专家对低碳经济的预测,并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认为这一认识是“真理”、“准确预测”是不恰当的,①②应排除。
7.A   强调城市的历史积淀,又要充满时代元素,体现了历史联系与创新发展。②与试题的要求不吻合;③中的后半句不准确。
8.D 乔羽不去迎合所谓“时尚”,说明艺术创作具有自身的规律,不能随心所欲。A项不符合题意;B、C项不准确,艺术创作是经过头脑加工的,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艺术创作规律也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9.A 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地球变暖,危机到人类,这说明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否则就会受到惩罚。B项中“经常联系”的表述不准确;C项否定了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D项否定了规律是可变的,也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10.B 环境破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直接表明了联系客观性和事物因果联系的必然性,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要受到惩罚,①③正确。②否定了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④不符合试题的角度。
11.C ①④正确,体现了用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坚持谐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强调人类适应自然变化,③强调加速改造自然进程,都不准确。
12解析 以“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口号为背景,考查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和发展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意“、“创新”的作用体现了意识能动作用,事物发展的实质。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创意“、“创新”对于推动企业和深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体现了坚持发展观点看问题。只有坚持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推动企业和深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更大的发展。
13解析 以发挥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为背景,考查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紧紧围绕这一关系的三方面内容加以具体说明,要求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答案 (1)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提供有效的防洪救灾措施,才能战胜洪水灾害。
(2)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周密安排,科学调度,才能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3)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来源:  编辑:liuzuomi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