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谈2011年高考冲刺阶段语文复习

阅读:100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7/27 11:31:53
对语文学习,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你每天学不一定学好,但如果你不是每天学,那一定学不好。如何安排冲刺阶段的语文复习对高考成绩影响较大。怎样才能搞好冲刺阶段的复习,从而拨响11年语文高考的“风铃”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知识板块抓住重点
对字音的考查,往往以多音字、形似字、同音字为重点,尤其是多音字,在复习备考中不可忽视。对字形的考查,绝大部分是对音近字的混写的正确辨识,也有对形近字的考查,使用频率高且错误率高的词语应给以高度重视。近些年来,高考试卷尽量减少了非能力性的考查题目,纯粹记忆性的题目逐步减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11年高考试卷会进一步关注错别字题,语音题会略有淡化。当然也有可能会像2010年高考浙江卷那样,把语音和错别字合二为一综合考查。备考时有必要将近几年来字音字形方面的高考试题再认真做一做。考差现代实词、虚词的辨析和使用的语言材料,大多来自近期报刊杂志的最新文章,涉及面很广。从题型上看,其主流还是选择题型;从考点上看,四字成语的考查将是首选。成语题所供成语基本上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强生命力的成语,不要一味求新、过分求偏。解答成语题时,要学会准确审题,冷静分析,切忌先入为主,尤其是那些看似熟悉的成语。如高考试题中所涉及的“淋漓尽致”(形容表达得详尽透彻;也形容暴露得非常彻底)、“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腐朽奢靡的生活;也形容城市街道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想入非非”(原指意念进入离奇变幻的玄妙境界;现指完全脱离实际地胡思乱想)等成语,这些成语或同时具有两个不相同的意义,或褒贬色彩因意义有别而分别具备,若做题时仅凭习惯和感受去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还要注意成语中新旧版本解释的区别,如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董卿在形容舞蹈《小城雨巷》时用了一个成语“美轮美奂”,结果遭到了无数网友的抨击。其实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已有了明确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另外虚词的使用一定要引起注意,近两年高考全国卷和不少省市就单独设题对这一考点进行考查,还有的是主观题型。在虚词的使用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几个容易用错的虚词,如“对”和“对于”、“和”和“或”、“了”“的”等。二是关联词语的使用。重点放在掌握关联词语的搭配和所表示的关系上。病句的考点是最稳定的,已经成为高考的必考点。病句的考查向来难度不大,2011年高考依然不会超出高考大纲中指出的六种类型。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语病,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的方面来考查考生对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高考病句辨析题所给的句子普遍为长句,正确的长句往往长得让考生起疑心,迷惑性很大,考生应明白这个规律,尽快找出病因并排除干扰。在训练该知识点时,可以先集中解决一种类型,各个击破之后再做综合训练。标点符号仍将是11年高考检测的内容之一。考查的题型可能仍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有可能设在后面的语言表达题的主观题中。虽然10年高考标点题并未成为一个重点,但复习巩固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不能轻视。
二、科技板块咬文嚼字
2010年高考少数几个省没有考科技文,而改考社科文。估计2011年高考现代文小阅读的考查依然会以科技文阅读为主,而且,考科技文并非要考生增加多少科技知识,主要是从语文角度出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的能力和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这类文章专业性强,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形象、生动,阅读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得分率普遍偏低。但它毕竟考查的是语文阅读能力,所以不要被其专业学科知识所迷惑,要把注意力放在对有效信息的提取与判断上。其设题的热点主要是:第1题通常重在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的理解或重在考查考生对文中关键句子的理解。第2题则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局部信息或对全文范围内的关键信息、重要信息的筛选、辨别及判定;或者是对全文不同地方的内容进行提取;或者是对全文内容,如主旨、意图、意义等进行提取。第3题重在检测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测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关键要根据文章已经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合乎事理、情理、逻辑的分析、综合和判定。这个板块尽管有一层高科技术语的外衣,但拨开这些华丽的外衣,它在整个高考试卷中技术含量是最低的。我们只要把各个选项返还到原文材料中一一对应,并对此咬文嚼字,一般是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第6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水热条件、地形以及地理的隔离程度等因素,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B.地球上多数生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C.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D.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这道题的答案为A。A项依据第二段第一句话可知。B项由原文“由于各种自然原因,难以计数的生物已经灭绝”可以看出B项的说法绝对化。C项“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错。D项,原文第三段说“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就会使……灭绝”说法太绝对。
三、201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材将会更加广泛
201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在恪守“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界限下,选材将会更加广泛。实际上2010年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范围较以前已经更加广泛,取材于“二十四史”以外的材料将近一半,且文体多样,除人物传记以外,还有历史散文、小说、序言、议论文等。预计11年高考文言文的选材范围将继续扩大:材料出处更加多元化,选文的文体更加丰富多彩,文本的内容更加丰富。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备无患,考试时才会惊慌失措。

    其次是阅读量增加,考查内容全面。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中,第Ⅰ卷中的3个题全部采用“四选一”单项选择题的形式,一个是对文言实词(失、摹、祠、挠)词义的解释,一个是对关涉人物行为性格(恩德感动民众)句子的理解,一个是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在第Ⅱ卷的翻译题中,重点考查对文言实词“咎”“忧恤”“易”等的理解以及疏通语言的能力,这些词语及句式出现频率高,用法典型。题目既没有考查复杂的词类活用,也没有考查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而把考查重点放在基本的阅读能力、语句疏通能力和翻译能力上,抓住了文言文阅读的关键。

     来源:网络  编辑:xiaoxiao@126.com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