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2019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专家解析
阅读: 563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8/10/25 19:41:10
分享到: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杰克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后来因杀人罪而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大儿子与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日前他因杀人罪而坐监。小儿子却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有美满的家庭,既不喝酒也不吸毒。

  为何同样的环境却有不同的命运呢?当人们问起其中的原因时,两人的答案竟然是相同的:“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好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文题解析】:材料中有三个人物,父亲是两个儿子成长的环境,大儿子受到环境的影响,与父亲一样沦为罪人;二儿子却在同样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优秀、幸福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不是造就人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由于个人的信念、目标不同,结局也不同。

  行文中可以讨论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在相同的条件下,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另外,外因也具有影响作用:在外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一个人要尽量抵制不利条件,削弱其不利影响,甚至创造条件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青年人中流行一句话,叫“谁的青春不迷茫”,可是,

  驻藏战士说:我告别霓虹和繁华,在绿色军营戍守雪域边关,我的青春有担当,我的青春不迷茫;

  快递小哥说:我告别农村与父母,在城市的街道穿梭往来,我的青春有责任,我的青春不迷茫;

  青年学生说:我走进学校与课堂,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我的青春有信仰,我的青春不迷茫。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简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材料写作任务明确,引导考生思考“怎样的青春不迷茫”。审题立意方面并无大的障碍。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空泛说理,空喊口号。因此,要求考生在写作中要有真情实感,体现思辨意识。

 参考立意:

  青春要有追求,不能迷茫;有担当的青春不迷茫;负责任的青春不迷茫;有信仰的青春不迷茫;有梦想的青春有方向……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7年北京市文科状元熊轩昂,父母都是外交官,家庭条件优越,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状元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更有不少人发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感慨。就在同一年,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的庞众望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他的家庭也极为不普通,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需要家人照料;全家五口人的生活仅靠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来维持。庞众望在日记中写到:“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题解析】:①家境并非成功的决定性条件;②寒门亦能出贵子;③世界永远不会辜负一个坚强、努力的人。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7年2月15日,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可进行适当惩戒,且应将惩戒规定向学生公开。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泛讨论。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戒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反对方则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的风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尺度。

  对于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材料和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材料针对出台的政策讲了三种认识:赞同惩戒,反对惩戒,认为可以惩戒但须讲明范围和方式。在选择立场时,可以赞同,可以反对,也可以中立。重在表明观点,说理透彻,行文清晰,有理有据。

  立意提示 ①教育需要适当的惩戒;②惩戒可能导致暴力;③惩戒须谨慎。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你自己不会说“不”的时候,也是长不大的。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文题解析】:这是一则哲理类作文材料。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这两句话从句式上看,采用“是”“也是”组句,似乎有所偏重,但细审两句话含义又是相对独立的。

  这种形式的新材料作文,基本类型有两种,一是由一句富含哲理性的话单独构成,二是由两句富含哲理性的话(或多句话)构成。第二种类型的作文题,句子之间的关系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两句话中的一句话为铺垫,另一句话为陈述重点(多为前面铺垫后面为材料重点);二是两句话是并列或相对(也有相反)的关系。本材料从内涵上看,属于相对关系,但有一定的交叉含义。这则材料,关键词是”说不”“长大”(成长、成熟)。这里的“说不”可以理解为对“长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他人”和”我”两方面)的”说不”、拒绝。既可以为有声之呐喊,也可以为无声的拒绝;既可以是有理有度有节的拒绝,也可以是无理的拒绝(要言之成理)。“长大”可以是好习惯的养成,是理想、信念的升华,是美好人格的塑造,是宽广情怀的涵养,是心理的成熟,是精神境界的提升。

  从材料的具体语境来看,“你”和“长大”主要指向为青年人的成长与成熟,但这不是唯一,也可以虚化为国家、民族、文化等层面的成长与成熟。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有人答“蒙娜丽莎”,有人答“向日葵”,有人答“吹笛少年”等等。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回答中,著名作家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本题材料讲述了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人们答案各部相同,每个人都选择抢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幅画,最后著名作家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使“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为什么抢离出口最近那副画是最佳答案,因为抢离出口最近那副画最可能成功,成功之后还有可能再抢救下一幅画。也就是说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个。再说能收进罗浮宫的每一幅画都是有价值的,“离出口最近的那副画”,既有价值,救它又最可能实现,自然是最佳目标。有价值而最可能实现的目标远胜于最有价值却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作文时,可以从肯定贝尔纳家答案角度进行立意:不要好高骛远;理性确立奋斗目标;目标要切合实际;“价值”与“实现”最佳组合;最可能实现的目标是最佳目标;成功与目标;等等。也可以从否定贝尔纳答案角度立意,如:追求最有价值的目标虽败犹荣;不以成败论英雄;成功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奋斗过程;人生不能没有追求;等等。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两个蝴蝶爱好者来到一座以盛产蝴蝶主持的山中。其中一个人为了得到美丽的蝴蝶,一大早就穿上跑鞋和运动服,带上一个网 子,在山中追逐捕捉蝴蝶,折腾了大半天,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终于抓到几只。蝴蝶们在网里恐惧地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会,它们就飞快地逃走了。他悻悻地回到住所,发现自己的同伴买来几盆鲜花放在窗台上,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着香茗。他很奇怪,便问:你怎么不去抓蝴蝶?同伴微笑着说:蝴蝶会自己来的。 果然,没过多久,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而来,围着鲜花起舞。 两个人看着这一情景,心情格外愉悦。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1)与其苦苦追求,不如提升自己的实力,让自己变得有吸引力。 (2)一味强硬往往适得其反,而用温和的方式处理问题,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提倡从容面对生活得失,反对急功近利、浮躁心理。(3)反对自私和贪婪,欣赏比占有更重要,要学会欣赏。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书画鉴赏大家张伯驹的女儿在《忆父亲二三事写道:“父亲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很多:少年时就熟读《古文观止》;三千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资治通鉴》也如数家珍;唐诗宋词读记得就更多了。”这就是底子吧。从前的人,不管是写文章的、作书画的、唱戏的,都非常重视打好底子,所以他们的文章、书画、戏,才都样样到家,味道十足,很有面子。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明确观点,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这是一则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材料作文。材料所述事实告诉我们,成就(面子)来自广阅博览的积累(底子),成就是建筑在积累的基础上的,面子是依靠底子撑起来的,没有底子就没有面子,没有底子的面子不是面子而是面具。辩证分析底子与面子的关系。立意时,需要以清晰的逻辑将内在的关系进行充分理解。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安同学即将参加高考,茶余饭后,一家人谈到了小安以后的发展问题。爸爸说:“人往高处走,学个热门专业,在一线城市找个好工作多好。” 妈妈说:“就一个宝贝疙瘩,还是回到爸妈身边吧,一家人在一起可以互相照顾。”表姐说:“还是出国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小安表示:“去哪里不重要,我只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以上四人的看法,你最欣赏谁的?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解析】:材料列举了四个人对小安以后的发展问题的看法.父亲从个人发展角度进行思考,母亲从家庭亲情角度思考,表姐从人生体验和经历思考,小安自己从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每个人的角度都有自己的理由.题目要求明确你最欣赏谁的,要明确自己的态度,然后进行作文.

  参考立意:由心出发;兴趣和前途;感受美好的人生;尊重孩子的想法.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特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老检察长陈岩石说战争年代的党员的“特权”是有扛着炸药包炸碉堡的权利;改革开放的初期,为发展经济,经济特区享有多种优惠政策的“特权”;现在正脱贫攻坚,农村又享有各种补贴的“特权”。但无论在哪个年代总有一些人利用“特权”以权谋私,最终身败名裂。

  你对“特权”有什么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注意材料中对“特权”的含义的分析,“特权”在不同的年代 有不同的诠释,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精神,同时在不同的时期因为“特事特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因 为“特”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所以本材料的立意应该辩证地看待“特权”,要把“特权”关在“规则” 的笼子里。

来源: 网络 编辑: majiawe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