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贵州博士寨走红 小村寨出了10个博士13个硕士
阅读: 178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6/10/13 21:08:01
分享到: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觉林村马家寨,总共有84户,184人。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寨子,从民国初年至今,总共出了10位博士,13位硕士以及百多位大学生。正因为如此,马家寨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士寨”。

  马氏族谱写了一份“高级知识分子名录”,上面详实记录了53位马氏族人。其中有6位博士,7位硕士,11个留学美国、法国等地方。此外,还有众多高级工程师、教授和高级教师等。

  经过核实之后,发现家谱中提到的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马小庆和张保华,实为硕士。除此之外,家谱中还有3位博士尚未记录其中,他们分别叫马丽霞、李福翠和田勇,2000年之后,马家寨又走出三个博士,马宇宁、马家庆和马家君。这样算下来,马家寨总共走出了10位博士。

  这样一个贵州偏远山村,为什么出了这么多博士呢?有人说,是因为这里风水好,寨子背靠青山,面对平畴,四方灵气尽蓄于此。真是这样吗?

  经过多方打探,我们在马家寨找到一个权威人士。他是马家寨的先生。先生叫马邦常,是一位71岁的老人。他从1974年开始教书直到现在,寨子上50岁以下的村民他基本都教过,包括最近几年寨子新出的2个博士。

  提到风水,他直摇头。“没有这种原因。”马邦常说,马家寨的祠堂,因为历史原因被毁,至今没有修缮。也就不存在风水之说了。对于马家寨“盛产”博士的原因,马邦常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1940年初,浙江大学理学院、农学院以及师范学院理科系的近千名师生,乘校车搬迁到贵州湄潭。也就是这一年,马光煌和马光灼双双考入位于湄潭的浙江大学。

  他们均来自马家寨,并且是亲兄弟。马光煌进入物理学院学习然后转入文学院,1947年为避免国民党反动派追杀,改名毛达志,成为一级剧作家,其代表作丝弦剧《空印盒》,先后在中南海和朝鲜演出,1960年被拍成电影。马光灼则进入农学院学习,在这之后,他当过老师,又到贵州省农科院工作,成为园艺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最后任所长。这两兄弟考入浙江大学,在当时偏僻的马家寨来说,无疑是个重磅消息。以至于在之后的很多年,父母在教育自家孩子的时候,都会拿这两兄弟举例,告诫他们只有读书才会出息。在马邦常看来,盛产博士的主要原因就是榜样的力量。马邦常把这种耳濡目染用三个字概括,“看、比、学”。榜样的力量还包括,扶持立志读书但又家庭贫困的年轻一辈。这种对年轻一辈读书的扶持,一直延续至今。

  多位马氏族人和族谱提供的信息显示,300多年以前,马家的祖先马仕龙父子迁至黄土坎。在当时,当地一些人老爱欺负外来者。19岁年轻气盛的儿子马登荣受不了,就独自一人迁到了穴塘坎,也就是现在的马家寨,在那里搭窝棚租地开荒。20年后,马登荣成为有房产、有田地的殷实人家,于是便决定培养读书人支撑门户。彼时的马登荣立下一个规矩,小孩读书,大孩子干活。而到第五代时,马家又立了一个规矩:不仅男孩要读书,女孩子也要读书。与此同时,无论嫁娶,首选读书人。

  1873年,马琼林在马家寨自办学堂,广教子孙,这是马家寨上的第一个学堂。到了民国时期,马家重视教育的程度更加突出。一个直接的例子是,马家寨并不宽敞的地方,总共建起了三所私塾,分别从四川、凤冈等地请来教书先生,当然,马家寨内部也有教书先生。三所私塾的教学内容不一样,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族人可根据自家实际情况选择。与此同时,还有教育的创新。马运文、马光彩等人,他们结合时事自编教材,让学生学习生活中实用的东西,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十分重视因材施教、举一反三。

  这个寨子,无论男女老少,大部分的村民都有文化。这正好印证了刘厚林的说法,马家寨有足够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马氏族人高学历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有过教书的经历。马旭拿自己举例,本人是余庆县城关一小的老师,父亲是老师,大姐和大姐夫是老师,妹妹和妹夫也是老师。“由于从事的职业是教师的缘故,他们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比其他村庄的人。”马旭说。

  来源:贵州都市报

来源: 网络 编辑: xuesh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