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持续多年的18份试题“分治”的局面,开始“重合”为7份试题——全国课标一卷、全国课标二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除继续自主命题的五省、市外,其余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回归全国课标卷(山东卷由考试中心单独命题)。7份试题,六种体式。
我们关注试题的走向,更需要认识试题的本质。我们关注试题的外在形式,更需要关注试题内在的思维要求。高考语文试题的本质不是随个人意志转移的,它是被语文学科的性质和高考的环境任务所决定的。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着语文考查的本质。
常说“语文等于生活”,都知道“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同”,这两句话不能只是空谈。生活中我们在做什么?出生、哺育、择校、选友,乃至我们迈出每一步路,都是在“检索、加工”。只是,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的很多“检索、加工”行为都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自觉“检索、加工”,往往只在重要事情中显现。因为重要事情创造价值,需要斟酌权衡、讲求效率、优化效果。高考语文,当然重要,因此必须提升“检索、加工”的自觉性。“自发”,还是“自觉”,这是业余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分野。经过多年勤奋学习,同学们有理由以专业考生的姿态进入考场。
所谓“检索”,就是根据题目的指向,从文本中提取答案信息的过程;
所谓“加工”,就是通过推断联想,使答案信息达到题目要求的过程。
二、高考的环境任务,决定着语文试题的本质。
高考语文题目所采用的文字材料,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是一个词句,一个句群,一个段落,一篇文章,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是散文还是诗歌,它的本质都必然呈现为“答案信息”和“干扰信息”交织的状态。这是不以命题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
这“必然”,为高考的环境和任务所决定。高考是大规模的笔答考试,又是大规模的快速阅卷,为保证权威性,答案必须建立在鲜明的、确凿的、无可置疑的答案信息的基础上。但是高考又是选拔性的考试,它的每一道题目都需要有一些考生答对,还必须得有另一些考生答错才行;如果某道题目考生百分之百全都回答正确,那就是废题一道,因为它无法实现高考区分、选拔考生的任务。怎么让一部分考生失误呢?只有用干扰信息滋扰。只要高考的环境和任务没有改变,那么无论谁来命题,什么地方命题,都无法另起炉灶,别辟蹊径。
如是,既然题目如此构成,那么无论解答何种题目,根本原则就是将交织在一起的两类信息——答案信息和干扰信息——分割,检索、加工答案信息。
“归纳”是阅读的基本思维方式。只是我们日常阅读,处于一种随意散漫状态,没有限定时间,也无须回答题目。高考阅读是特殊状态的阅读:限定时间,要求回答题目。“检索加工”是顺应考试实际,对“归纳”的明确和强调。
检索分割两类信息,是生活常态中往往是不自觉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应该不是在听课,而是在分割两类信息。学生很难,也无须记住教师讲的每一句话,他们是记住了自己认为重要的话。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应该也不是在记笔记,而是在分割两类信息。学生很难,也无须记下教师讲的每一句话,他们是记下了自己认为重要的话。可是,自己认为重要的话,并不一定重要。谁认为重要的话才重要?题目认为重要的才重要!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先出两道题目,要求课后回答。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记的,就与当初不同了;他们会根据题目到教师的讲课中去“检索”答案信息了。高考不就是这么回事吗?一份试卷七八千字,20道左右题目。不就是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检索”答案信息吗?有些题目,答案信息就是答案,有些题目则需要把答案信息加工成答案。因此我们说,“检索加工”体现着这种生活常态的“自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