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如何培养数学发散思维
阅读: 427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5/11/26 15:08:55
分享到: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突破模式,摆脱框架思路的束缚,从不同角度灵活出题。学生对所给条件从不同角度分析、构想和重组,实现了思维的发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识的能力逐步培养起来,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意识也油然而生。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新能力;思维定势;启发探究;创设情境

  数学发散思维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而发散思维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呢?

  1.建立师生伙伴关系,消除学生思维定势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建立新型的师生伙伴关系,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形成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发散思维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同时要引导学生消除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就是按着一种固定的思路考虑问题,表现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它有积极性的一面,在条件不变的情境时,思维定势能使人迅速从“知识库”中提取已掌握的知识,迅速地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效率形成。但思维定势是影响发散思维的主要障碍,当条件或情境变化时容易产生错的方向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及时帮助学生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扫除造成思维僵化的障碍,是培养学生思维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法加以分析。

  2.启发设问的方式,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遇到了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出来的。问题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矛盾是推动思维的动力。问题设计得科学艺术,能激起学生动机,开阔学生思路,诱发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设疑要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和关心的事物入手,提出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认知心理。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发散性”提问,如“对某一问题的解法或思路你想到了哪些可能性?”,“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使学生产生和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和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实践表明,通过启发设问的方式对数学问题的开放发散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创设问题情景,优化教学活动,培养发散思维

  在实践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3.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景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利用学生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游戏中创设问题情景正是落实编写意图。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诱发学生"入境",使学生产生"入境始入亲"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空间。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发散思维的质量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发散辐射广,思维方向多。在教学学习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一题能否多解,一题能否多变?这类题目就凸显了数学学习生在过程、积累以及实践运用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广开学生思路,鼓励反思、猜想,大胆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联想、试探等种种方法,打破常规,大胆探索,训练学生思维的辐射的广阔性。同时,还要进行思维的综合,也就对发散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找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这是提高发散思维质量的归宿。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突破模式,摆脱框架思路的束缚,从不同角度灵活出题。学生对所给条件从不同角度分析、构想和重组,实现了思维的发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识的能力逐步培养起来,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意识也油然而生。阳元龙(武胜中学  四川  武胜  638450)

来源: 网络 编辑: rongerkl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