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语文 语言背后的文化
阅读: 128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4/11/12 8:27:30
分享到:

 作者:上海市第十中学 亢乐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文化随笔,入选高中语文教材高二第二学期的第三单元,其主题为“文化的制约与创造”。无论是在写作年代还是如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借由这篇课文的语言来谈谈语文的核心。即,如何通过对语言的品读来把握文化。

  语言最基本的有字、词、句乃至段落,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充满京味的名词、生活化的修辞和整散结合的句式。课堂中对学生的引导也正在于通过不同的读法来品味其魅力。

  比如,个别同学单独朗读第一段。特别注意“东去”、“西去”等富于老北京方言特色的语汇。这些语言也具有生活化的特点,缺少主语、具有现场感,如对话般简洁干净。只有自己朗读后,才会有进一步的感受。

  再比如,一组同学集体诵读第二段。这段句子非常多,且句式简短。一个个简单干净的短句,娓娓道来胡同的历史。此时,文化也便蕴含其中。齐读的好处便在于音韵要求整齐,声音形式的整齐与简短更有助于对短句的感受。

  还有,请同学对话《八月骄阳》中的选文,学生必然先体会揣摩再朗读,在对话中相互促进对文本的理解。胡同中蕴含的老北京冷淡的政治态度在对话中一一显现。

  除了上述的多种读书方法,还有教师领读倒数第三段,引导学生去体味“衰草离披”的荒凉感等等。语言是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去领悟文化,可能正是语文的意义所在。

来源: 网络 编辑: xuesh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