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阅读: 1933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2/9/15 17:24:23
分享到:
山东淄博六中 王立彬 
【背景材料】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口号,据此策划了许多低碳主题的活动,将低碳环保的理念置于醒目的位置。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具体实践,也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中国执古代农业文明之牛耳,近代欧洲始终作为工业文明的排头兵,在低碳经济面前,谁掌握主动,谁就走在发展的前列。
低碳经济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走在前列,维持了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而欧洲近代科学技术才是工业社会的直接科学基础。新中国在核技术利用、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创造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发展模式。
如何加快发展本国的低碳经济,不仅考量着各国政治家的决策水平,也是对全民道德行为和生活观念挑战。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的“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谐”相处、自我克制的理念,将是中国克服陋习、走向低碳经济的历史文化基因。
【综合试题】
1低碳世博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一大特色。低碳环保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古代有许多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下列各项中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①道家“与物成春 ”     ②佛教“万物平等” 
③儒家“天人合一”      ④墨家“兼爱、非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庄子主张“物无贵贱”、“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孟子和荀子主张“仁民爱物”;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讲,禽兽、草木、山川等“天地万物,与人原为一体”。下列与这些思想主旨不符的是
   A.人是万物的主宰   B.生物平等主义   C.天人合一 D.林逋“以鹤为子,以梅为妻”
3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此类燃料的应用,在中国最早可以推及到哪个时期
A.汉代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4.世界范围内,煤炭与石油等生物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开始于
A.农耕文明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5.世博会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上海世博会关注的主题是 
A.“世界河流—水—生命的源泉”             B.“海洋-未来的财富”
C.“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 D.“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思想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诸多思考。《周易》中提出“厚德载物”,即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万物;庄子主张“物无贵贱”、“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孟子和荀子主张“仁民爱物”;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讲,禽兽、草木山川等“天地万物,与人原为一体”。 
           ――《人民日报》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王子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环境污染发生质的变化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则始于18世纪末叶兴起的工业革命。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史学家普遍把工业革命视为人类历史或“南一北”差距的分水岭,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这场革命视为人类环境污染史的分水岭;所以,从影响全球和区域的环境问题看,主要责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工业发达国家”。
材料四 时尚女孩追求“减肥”,上班族在意“减税”,学生关注“减负”。如今你“减碳”了吗?也成为一句流行语。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原文)
(2)材料二的核心主旨是什么?与材料一的观点是否矛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科技革命?
(4)“减碳”成为流行语,反映了什么现象?谈你对“减碳”的认识。
参考答案:1.B 2.A 3.A 4. B 5. D  

6.(1)人与生物、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 (2)人文主义思想,赞扬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作用。不矛盾,两者强调的角度不同,材料一针对的是人与环境与自然的关系,材料二针对的是人性与神性的问题,过于提高人的地位。或说:两者是矛盾的,材料二将人置于其他万物之上,过于提高人的地位,与材料一中人与万物同根同源,地位平等是矛盾的。(3)科技一方面提高生产力,便利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等。(4)反映了“低碳”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影响人们的生活,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认识”可从减碳的必要性和如何减碳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来源: 网络 编辑: xuesh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