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项从23项减至6项,2014年高考实施
■取消奥赛和科技创新大赛加分保送资格,压缩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和分值
■本科加5分,专科加10分
调整取消的17个加分项目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学科国家级获奖者;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物理学科国家级获奖者;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化学学科国家级获奖者;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生物学学科国家级获奖者;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信息学学科国家级获奖者;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学科省级获奖者;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物理学科省级获奖者;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化学学科省级获奖者;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生物学学科省级获奖者;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信息学学科省级获奖者;
科技竞赛主要包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国家级和省级获奖者;
广东省省级优秀学生。
保留的6个加分项目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含聚居区的汉族考生);
体育特长生;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
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烈士子女、因公牺牲的军人和人民警察的子女、立个人一等功以上的军人(含退伍军人)和人民警察的子女;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考生。
3月1日,广东省招生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关于调整广东省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公布广东省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根据《通知》规定,2014年起,广东省高考加分只保留6个项目,加分分值统一规范为本科加5分,专科加10分。
《通知》大幅度减少了高考加分项目,其中加分项目从现有的23项缩减至6项。
新方案将从2014年的高考开始实施,即从201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阶段一年级学生开始适用。2012年和2013年高考仍执行调整前的相关政策规定。
保留的加分项目范围有所收紧,如对体育特长生的加分项目,根据教育部规定和广东省实际情况,对原有不加限制的众多体育比赛项目调整为八个体育比赛专项,即加分项目限定在中学普及程度较高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八个传统体育专项,取消了包括“三模”、“三电”在内的其他项目。
在保留的6个加分项目中,本科层次加分项目仅有3项[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体育特长生;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含二等功)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分分值从原来的最高20分调整为本科加5分,专科加10分。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负责人说,加分分值的调整主要根据广东省近年高校招生的实际而定。本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改革后,分数对录取的影响更明显,原有的加分权重较大。征求意见时,多数人认为本科院校加分分值调减为5分较合适。专科录取中,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录取率较高,加分作用逐渐弱化。同时,广东省专科录取仍实行梯度志愿,分数对录取的影响相比本科较小,因此,专科加分调整为10分。
在保送生资格方面,要求也更加严格,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在应届毕业当年获得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录取与否由高校确定。而按此前规定,只要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便可保送。
专家释疑
就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涉及的热点问题,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
本次高考加分项目的确定标准
广东省高考加分项目的调整采取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广泛听取意见、充分酝酿、反复论证的做法。在高考加分项目调整的调研过程中,先后分片分市召开了各级教育局局长、招生办主任、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校长、教师以及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各种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多次征求省有关厅局的意见,拟定初步方案,再征求意见,再反复论证,调整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中学校长、中学师生、高校和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普遍认同,并经广东省招生委员会讨论通过后上报教育部审批。
取消奥赛、科技创新大赛的加分项目和保送资格的原因
奥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等项目的加分,设计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帮助高校选拔具有专长、创新能力的学生,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奥赛、科技竞赛出现了应试教育和“功利”化倾向,取消这些比赛的加分资格,希望奥赛和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回归本位,以学生的爱好为本,真正起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压缩体育特长生的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原因
近年来,群众对体育加分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对体育加分弄虚作假和体育赛事组织不规范却让获奖者获得高考加分资格有意见,要求降低加分分值。
这次加分调整主要是根据教育部规定和广东省实际情况而定,保留了规定的八个传统体育项目,加分分值也统一降低,为了更好地维护高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