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北大“举孝廉”,标准何在?
阅读: 701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10/14 18:58:25
分享到:
  北大公布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参与学校及实施细则,和去年公布的遴选要求相比,今年细化了很多,还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而也正是这条要求引发网友争议,网友认为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一个基本的准则怎么能变成择优的标准呢,而且孝敬不孝敬由谁来判断,怎么判断,是割肉孝母还是卧冰求鲤?
  不可否认,高校在遴选推荐生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值得叫好的。而百善孝为先,不孝敬父母者将被一票否决,这也是符合中国传统道德准绳的。但是说到孝敬父母的标准,却是众口不一,争议不休。有网友驳得好:孝不孝,谁说了算?父母还是老师?为了孩子上北大,恐怕没有哪家父母会说自己孩子不孝吧。而老师不了解情况,还是得去问父母。所以此规定不具实际操作性。而北大方面的说法,是将组织老师家访,从学生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孝与不孝,固然可以从言行中流露出来,却也完全可以在一次两次的家访中“突击”表现出来。何况,家访老师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给父母端茶倒水是孝?还是割肉孝母、卧冰求鲤才算孝呢?感情不能用量杯来测量,道德和良心也没有标尺来划分等级。评判孝与不孝,恐怕还是全凭老师的主观印象和父母的一张嘴。
  孩子上大学,也有了道德这一关卡,这本是好事。怕只怕碍于操作困难,到头来所有被评判的孩子都被贴上了清一色“孝敬父母”的标签,“举孝廉”成了一纸空文,甚至成为一场作秀。考试分数不是唯一重要的,却是最直观最不容易惹争议的标尺。如果有一天,道德评判也能和考分一样重要、一样有说服力,“举孝廉”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并推广开来。
来源: 齐鲁晚报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