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山西高考变化“稳”字当头 上大学不只看成绩
阅读: 1620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1/19 10:21:15
分享到:
我省今年高考改革方案(试行)出台,专家解答热点问题
核心提示
1月17日,我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向社会公布。今年是高中课改实施后,我省首届高中毕业生的高考,是一次“全新”高考。高考录取政策、考试内容与往年相比,都有所变化。而对以后的考生来说,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后高考的发展方向。最关键的变化是,“高考成绩是上大学的惟一依据”将成为历史。
1月18日,根据我省高考新方案内容以及试卷结构、答题方式变化,就广大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任月忠、省教科院研究员王月玲。任月忠参与了我省高考新方案的制订,王月玲对于我省新高考试卷结构及答题方式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A 新政解答
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山西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试行)是我省新课改首次高考的政策“核心”,一共10页,分为5大部分。任月忠处长表示,我省今年高考政策可用“稳妥”二字来形容。
问:高考新方案中提出初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实际上就是录取时除了看高考成绩、还要看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发展报告,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省怎么来实现多元评价体系?
答:高校怎么录取,是这次改革核心中的核心。今年我省的录取模式为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及综合发展报告(学生学校成长记录)的“三元”评价体系。这样来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克服文理偏科。国家提出的是多元评价体系,而我省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实施“三元”录取模式,逐步来实现多元评价体系。我省今后将积极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样化选拔录取制度。
问:新课改下高考有哪些变化?
答:今年的我省高考考生可以说是一次“新高考”,因为新课改教材的变化,考试内容上也有所变化,考题题型、卷别、答题等都有改动,更贴近新课改的理念,应该说更能考查出学生能力。
问:我省高考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什么样的风格?我省政策是如何制订出来的?
答:在高考“新政”的改革目标中有三个字眼需要了解“初步”、“逐步”、“稳步”,体现的今年新高考要“稳妥”过渡,充分考虑了我省的实际,借鉴了沿海省份新课改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出我省的政策。高考有很多功能,首要功能是选拔人才的功能,其次引导基础教育功能,体现社会公平等。因此,高考的改革不能太激进,我省注意了新旧高考的衔接。
问:今年高校录取要看学生综合发展报告,综合报告有哪些内容?对于补习生来说,他们没有完整的发展报告,会不会影响他们的高考?
答:从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来看,学生综合发展报告将是重要的一环。从今年考试,综合发展报告的完整对于每个学生都很重要,要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学校表现。今年也有一个特殊情况,补习生可能没有完整的综合发展报告,对此我省也有考虑,补习生在报考院校、专业等方面没有限制,教育行政部门会给学生一个基本鉴定,不会影响到补习生的利益。不过,补习生要迎接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教材变了。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制度是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内容,由高中学校真实客观地记录所有高中学生高中三年发展状况和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基础信息、学分修习记录、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情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特长及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基础素养评价、成长评价、成长自述、学校三年总评和附录等11个方面。
问:高水平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是全国高考改革的重点 “试验田”,我省今后将怎么来支持自主选拔?
答:高水平大学的自主招生这几年一直在进行,我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今后我省会竭尽全力向这些高校推荐我省各方面优秀的学生,最主要的是提供完整的、权威的综合发展报告,让高水平大学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情况。
问:表现好的学生可能通过自主招生等其他渠道进入大学,而对于大部分考生要考入大学,我省是怎么来保证他们的利益的?
答:高考新方案中提出“稳步实施统一招生录取”,无论我省高考录取模式怎么变也要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它面对的是大部分的考生。“稳步实施”体现了对考生利益的考虑,要维护大多数考生和家长的利益。
问:我省为什么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省内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或专业)试行自主招生?
答:从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大概有一半的毕业生最后要进入到高职、专科院校,这部分学生成绩不高,与现在的高考选拔不太适应,也没有必要非得通过高考来选拔。所以我省决定放开高职(专科)院校自主招生,去年我省已经在几所高职、专科院校进行了试点。试点学校可采取“高校成绩+相关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相关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发展评价结果”、“相关科目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相关专业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招生录取模式,提供多种模式的选拔符合我省的实际情况。
12
来源: 山西新闻网 编辑: kostbar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