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2011年高考地理学科复习方略
阅读: 1781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0/9/11 11:14:18
分享到:
 
进入高三以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近既定目标。在这里笔者给考生推荐的是三轮复习法。
三轮复习法将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标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轮复习从进入高三开始到次年二月底,主要目标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从二月底到四月底,主要目标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复习从五月初到五月底,主要目标是提高应试能力。
在具体复习每一单元前,应先根据本单元的复习内容,大体浏览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并初步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搞清楚自己的知识体系存在什么问题,明白该单元的复习重点和难点,这样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可更有针对性,从而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此外,还要根据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因为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要求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因为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要求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重点采用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因为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是一次对知识的重新学习,所以,对于很多在高一、高二没有学好地理的同学来说,这是一次大好机会,只要按部就班,认真复习,一样可以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第一轮复习应选择一本栏目设计新颖的参考资料,不要盲目地追求参考书的数量,因为每本参考书的编写都是依据教材,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如果参考书过多,就会对各本书断章取义,最终使知识失去了系统性。
第一轮复习要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加强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对概念、原理等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图。复习时不仅要依靠老师的引导,更要自我消化,围绕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适当的课时练习进行巩固,分阶段进行单元综合检测。
一轮复习的重点是进行课本知识的梳理,但并不意味着不用联系生活实际。及时联系现实生活中有重大影响的热点事件,用知识分析热点,不仅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适当挖掘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还能逐渐培养能力,避免出现二轮复习中的“热点回放”或“热点专题”,导致知识与热点相脱节。当然,对时事热点的学习,应注重思维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因为热点只是背景材料,相关的知识才是考查的落脚点。
为了更好地巩固自己的复习成果,在复习过程中,不妨将要求掌握的知识分成几大块和若干小块,并设计一个简单的统计表,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做一份综合模拟试卷,虽然刚开始可能得分不高,但随着复习内容的增加,成绩会逐步攀升;每份综合模拟卷做完后,要结合参考答案认真分析,将自己出错的知识点标注在统计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统计,不难发现自己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什么问题,要特别关注已经复习过的章节,对于常错的知识点要认真剖析,这种积累也会为二轮复习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第一轮复习的时间安排及复习重难点参照表:
周次
内容
重难点
1
地图
各类等值线图的判读、分析、应用
2—3
行星地球
日照图的判读、时间计算、太阳高度的计算
4—5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判读、气候类型判断
6
地表上的水
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分布、利用
7
地表形态的塑造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河流地貌及其对聚落的影响
8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9
人口与城市
人口再生产,城市化问题,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
10—11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工业、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主要工业区和农业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分布对聚落、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问题的表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
13—15
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
区域定位,区域概况(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
16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的含义,区域差异比较方法,区域发展阶段,3S技术
17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18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河流综合治理的条件、问题及对策
19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0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
21—22
选修模块
根据各地的选修情况进行
第二轮复习
通过第一轮复习,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网络已基本形成,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常规的解题技巧已基本掌握,但与理想的成绩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知识漏洞多,已复习过的知识遗忘得太快;读图能力(特别是区域地图的读图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解题的基本思路和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答题中总是遗漏一些要点,难以形成完整的答案;有些同学甚至在核心知识和重要原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盲区。因此第二轮复习要打破教材原有的顺序,优化组合教材知识,选择最能体现该知识运用的角度,跨章、节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复习。在复习方法上,强调从整体出发,立足专题,着眼全局。
首先,第二轮复习应该是“重点突破”,要对主干知识作必要的总结,并加以细化和深化。通过细化、深化,将零散的知识编织成网,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的构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方面,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区域有机结合。任何理论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内才能得到应用,复习时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高中理论知识上,当涉及到相关区域时,则应适当拓宽补充。另一方面,把握各知识点之间、各个知识专题之间、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以学科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为基点、点线面体结合的知识能力架构。本轮复习要尽可能多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已学知识进行加工、重组,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才能灵活迁移、运用。
其次,重视对图表资料的解读和运用。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还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经常是试题的切入点。图表的数量大,变式多,信息载体多样化,尤其是与区域相关的图幅。因此,二轮复习要尽可能多地进行图文结合、图图叠加、图像变式训练。要掌握判读各类图表的基本方法,善于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寻找答题的共性、规律与策略。不仅要学会读图、析图,还要加强填图、绘图训练。
再次,正确对待“热点”,重视乡土地理复习的与时俱进。高考会体现时代性,试题具有一定的“热点”趋向,应关注“热点”产生的背景、成因及其影响,重点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最后,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进行集中式的能力训练。通过分析每个专题内的重点知识,找出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可回归课本复习相关内容,并通过练习进行强化,或换个角度进行学习,最终达到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复习时,建议按以下专题进行整合:
专题
分配
地图与地球
地图
地球的运动
大气
大气运动
天气与气候
陆地和水
陆地状况
水体及其利用
农业与区域农业的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
区域农业发展
城市与工业
城市与城市化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工业化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性、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自然灾害及地理信息技术
人口、地理环境及区域生态建设
人口的变化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区域生态建设
交通与区际联系
交通运输方式与区位选择
资源建设工程与产业转移
流域和能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的开发、流域的综合开发
选修部分
依据各地情况而定
热点时事与乡土地理
2010年4月—2011年5月发生的重大时事、乡土地理
第三轮复习
这是高考的最后冲刺了,此时要注意精力的调适,要把最好的状态调整到高考期间,使自己能发挥出最高的水平。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运动来放松大脑,缓解紧张和疲惫,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方面要注意回归课本。对有些原理概念理解不透的,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掌握不准的,要通过读课本、地图来加以巩固,但并不是要通读课本,自己觉得不熟悉的、不能够理解的内容、平时遗漏的知识、不被重视的知识,要认真看书加以记忆和理解。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定量的习题,进行训练,主要针对自身的薄弱之处,这不仅可以消除薄弱环节,也可以及时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审题的技能,强化答题的技巧,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等。
第三阶段的复习,通常要进行一些综合模拟训练。这些模拟试题的综合性要强,要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同学们要对模拟试题中的一些错误深入分析,剖析命题意图、确定解题思路与答题关键,掌握一些应考策略,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解答选择题可运用一些好的方法,如以文考图类选择题,应采用图解法;等值线类选择题应采用辅助线法;排序类选择题,应采用定位法;组合类选择题,应采用优选法;计算类选择题,应采用估算法、代入法或特殊值法;推理类选择题可采用假设法和排除法。
解答综合题要注意:①认真审题,读懂题意:要读懂题目,清楚题目在问什么,给了哪些条件,包括图示信息,将条件与问题建立联系;②读懂题意,正确联系:提取信息并进行加工(综合),信息包括题目所给的信息和已学的知识;③答题要点完整,意思全面:组织答案要求条理清晰(主要的写在前面,次要的写在后面),表述准确,具有一定逻辑性,前后连贯,有层次感;④看分答题,书写规范(减少错别字和笔误):答题详略、书写长短应根据题意要求,参考题目分值大小,适度即可。答案书写要序号化、段落化等,保证卷面整洁,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来源: 网络 编辑: kostbar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