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中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
高二历史
2015.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2.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3.“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4.明代松江府“大半植棉”,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苏杭、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下列对这些地区上述经济现象的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经济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 B.家庭手工业较为普及
C.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5.下表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洋(机)纱排挤土纱过程”的数据表。结合所学知识推测,“①”和“③”合理的年份分别应是( )
年份 ①年 某年 ③年
土布消用棉纱(土纱+洋纱)总量(万担) 620.9 628.6 612.4
其中:土布消用洋(机)纱量(万担)
比重(%) 2.5
0.40 3.5
0.56 143.4
23.42
A.1757 1800 B.1840 1894 C.1901 1922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