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六中2015年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
历 史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曾秀英 审题人:龚世华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 状
2.《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 亲蚕”。后来,历代 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 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 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3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4.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
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文献记载“钢铁是杂 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 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