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 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3.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 B.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
C.反映了统治者一直重视廉政建设 D.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14.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人们生活中开始常用“佃客”、“典计”、“衣食客”等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生产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战乱使大量人口失去土地
C.租佃关系在农村普及 D.自耕农经济开始逐步走向解体
15.《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16.后人在评价夏圭绘画时有诗曰:“但觉层层景不同,林泉到处生清风。意到笔精工莫比,只许马远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