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经营
【命题展望】
    
        
            |           年份 考点 | 2012 | 2013 | 2014 | 
        
            | 生产与经济制度 | 生产与消费 | 北京卷T34、江苏卷T8 | 江苏卷T7、广东卷T37 |   |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浙江卷T41 | 海南卷T5、江苏卷T9 | 浙江卷T25 | 
        
            | 企业与劳动者 | 企业 | 新课标全国卷T14、山东卷T17、四川卷T33、天津卷T6、浙江卷T41 | 新课标全国卷ⅡT13、大纲全国卷T26、天津卷T2、新课标全国卷ⅠT38、四川卷T13、海南卷T23 | 新课标全国卷ⅠT14、重庆卷T3、江苏卷T9、浙江卷T40 | 
        
            | 劳动者 | 大纲全国卷T38、四川卷T38 |   | 广东卷T27、天津卷T14 | 
        
            | 投资与融资 | 商业银行 | 大纲全国卷T26、江苏卷T9 | 新课标全国卷ⅠT15 | 新课标全国卷ⅠT12、天津卷T2 | 
        
            | 投资 | 广东卷T25、福建卷T29、海南卷T8 | 海南卷T3、海南卷T2、江苏卷T8、福建卷T32、江苏卷T10 | 福建卷T31、北京卷T33、四川卷T3 | 
    
 
本单元知识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  宏观上把握:生产与消费;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微观上把握:企业与劳动者两大市场主体。 理顺一条主线:生产来创造社会财富。围绕这一主线可以从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个角度来整合: 国家如何推动生产发展,企业如何经营,劳动者的就业与投资。立足整个教材,结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认识企业的经营,结合社会公平的维护来认识就业与居民的投资,结合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认识消费的作用,结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认识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2015年备考可能会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大背景下,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国有企业改革等热点问题,以企业经营成功的典例为背景,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企业如何才能经营成功、成功的意义等。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公司经营、就业、居民储蓄、债券和股票。
【考点精要】
考点一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 公有制经济 | 非公有制经济 | 
        
            |   不同点 | 形式 |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 
        
            | 地位 |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 
        
            | 作用 |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集体经济发挥重要的作用 | 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 态度 |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 
        
            | 相同点 |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