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命题人:姜克东
Ⅰ卷客观题(60分)
1.假设2014年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10万亿,由于生产发展,2015年货币需求量增加了20%,此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20元,现在实际执行结果让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了15万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这时的货币贬值程度是 ,现在商品的价格是 。( )
A.25%,26.7 B.20%,25 C.25%,25 D.20%,26.7
2.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 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 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假如在那个时候,某人用一匹布换了2斤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2斤盐是1匹布的价格 ②2斤盐表现了1匹布的价值
③盐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④在这一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中国人民银行对比特币的定性是: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货币,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比特币是特殊的货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B.比特币是虚拟的货币,不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C.比特币是特殊的货币,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D.比特币是法定的纸币,能够自由公平的交易
5.2014年3月3日,100美元可兑换615.01元人民币,100欧元可兑换848.18元人民币;2015年3月3日,100美元可兑换615.43元人民币,100欧元可兑换690.14元人民币。这表明,一年来( )
A.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欧元贬值B.美元和欧元对人民币升值
C.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对欧元升值D.美元和欧元对人民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