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年福建省历史会考复习提纲(教师版必修三)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5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5/22 18:44:2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015年福建省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儒家
孔子
核心思想:“仁”与“礼”的学说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法家
韩非
主张变法,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实行严刑峻法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知道朱熹的理学以及地位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思想是: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③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
 
(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异端”李贽
①挑战正统思想: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②否认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 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黄宗羲:“经世致用”
王夫之:唯物主义哲学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